顾名思义,循规蹈矩,是指遵守规则,按规矩办事。按照《汉语成语词典》的解释,现在也指遵守纪律和制度。这本是一个褒义词,但不知从何时起,循规蹈矩却成了不思进取、思想僵化和教条主义的代名词。谁若按规矩办事,谁就可能被认为落后、守旧、没有出息。一时间,人们不敢再循规蹈矩,一些不守规矩、为所欲为甚至胡作非为者则大行其道,致使我们的党风、政风、行风和社会风气受到了严重侵害。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认为,这些年我们国家在社会管理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都与人们不循规、不蹈矩有关,所以,我要为循规蹈矩正名!
首先,循规蹈矩是建设社会主义法制社会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用法制的思维和法治的方式处理国家事物。我们依法治国的方针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假如人人都不学法、守法、用法,都不按规矩办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岂不成了一句空话。
其次,循规蹈矩是加强公民自身修养,提升个人品位和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需要。英国绅士大都是律己甚严的人,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一丝不苟,所以才有了好的口碑。中国公民在国外屡遭诟病,最突出的问题是不守规矩,不讲文明,严重影响了我们国家的对外形象。一个地区、一个单位的形象也很重要,如果大家都不守规矩,风气不正,内部管理一团糟,谁还愿意和他们打交道。
第三,循规蹈矩是端正党风、政风,加强执政能力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不让老实人吃亏”。老实人就是守规矩的人。每个党员、干部都应该严以律己,照章办事,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堵塞漏洞,带头端正党风政风。现在社会上好多人仇官仇富仇二代,恨的就是破坏规则、影响公正公平的人。
第四,循规蹈矩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近几年,维稳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一些地方为此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大多数地方都有一些不讲规则、不守规矩的人。作为管理者,因为以权谋私侵害了群众的合法权益,从而引起群众的不满。做为被管理者有些人也“不按规则出牌”,出了问题“信访不信法”,形成了恶性循环。
第五,循规蹈矩是维护每个人自身安全的需要。有多少贪官的落马不是因为他人守规矩,把党纪国纪置之脑后,最后悔之晚矣!这几年有私家车、会开车的人多了,横穿马路的……闯红灯的、逆向行驶的、胡乱交道的……你不撞他,他往你车上撞,如果发生交通事故,后果不堪设想。还有那些赌博、抢劫、打架斗殴、偷盗的,制售地沟油、毒大米、毒豆芽、假农药、假种子、假肥料的……他们要么不懂规矩,要么抱有侥幸心里,最终不仅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和家人。
那么,如何循规蹈矩呢?
我认为,必须强化法制观念,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一是要重视立法,让法律覆盖社会管理的方方面面和角角落落,不留法治盲区。同时对那些不合时宜的法律条文及时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使立法工作与时俱进。二是要加大公民学法、用法、守法的力度,开展广泛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突出重点对象和重点内容,创新普法形式,扩大群众对法律法规的知晓率和守法、用法的自觉性。三是加强大执法执罚力度,使目前存在的“没有完善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法律缺乏必要的权威,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有效的执行”的情况彻底扭转。坚决杜绝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等司法不严格、不规范、不公正的问题。建立主审法官、合议庭办案责任制,探索建立突出检察官主体地位的办案责任制,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失职要问责,违法要追究。让人们不敢违法,谁违法谁就得付出沉重的代价。
通过几年的努力,让守法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习惯。
为循规蹈矩正名
]
上一篇: 灵活执行方式 确保当事人权益
下一篇: 论建构律师破产管理人的规范
- 渭南市政法委书记工作会议召开(组图)
- 山东滨州来渭考察交流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组图)
- 刘凯带队到白水县督导检查重点工作(组图)
- 【聚力“三个年” 政法在行动】涵养清风正气 锻造作风能力 ——市委政法委开展“好家风润作风”以家风建设助力作风建设活动(组图)
- 渭南市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示范项目成果观摩活动举行(组图)
全市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现场会召开刘凯参加并讲话全市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现场...[详细]
- 缅怀先烈 传承精神 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 活化利用传统村落 守住乡愁历史文化——渭南市检察院在华阴、潼关调研传统村落保护工作
- 【政法先锋】熔铸忠诚警魂 守护平安出行——记全省人民群众满意的政法单位西潼中队
- 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爱国精神 渭南中院开展清明节祭扫烈士陵园活动(图)
- 强化依法治水 携手共护黄河
渭南政法网(通讯员郭晓军)4月16日,华阴市召开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第九次会议。...[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