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首页 >政法群英 >正文
砥砺奋斗 无悔青春 ——记渭南市蒲城县人民法院兴镇法庭副庭长王彦成
时间:2019-06-11 作者: 通讯员 惠国强 来源:渭南政法网
【字体: 打印

王彦成

蒲城县人民法院兴镇法庭位于蒲城县兴镇,法庭以镇名取名。这里有一位年轻的法官——王彦成。自2007年12月参加工作以来,他一直扎根基层法庭,历任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审判员、副庭长、员额法官,先后被县委政法委评为“人民群众满意的政法干警”,被渭南市中级人民法院评为“办案标兵”等多项荣誉。他是生活中的阳光达人,工作上的拼命三郎,敬业乐观的青年法官。

初识王彦成,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当属他白而清瘦的脸庞以及阳光灿烂的笑容。与他简短交流后,可以感受到他没有抱怨,没有消沉,却有一种向上的乐观气息,那是对法治信仰的追求,是对老百姓的扎实践行。

爱岗敬业交出美丽答卷

王彦成主动要求到基层法庭工作,去磨练自己,10余年扎根基层使他练就了一身“接地气”的本领,化解群众纠纷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自2007年12月参加工作以来,他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时刻牢记“公正司法司法为民”宗旨,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工作中能够忠实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急百姓之所急,想百姓之所想,解百姓之所难,坚持办好案、快办案,个人办理案件数连续位居蒲城法院结案数前列,案件调撤率也始终保持在85%左右,所办案件效率高、质量高、群众满意度高。面对案件数量大的严峻形势,他不仅办理审理案件、也承担一部分执行案件的办理,所办的审理、执行案件均未有信访投诉,其中承办的数起案件,通过巡回审判及庭审直播,为营造良好的信用和谐社会氛围起到了推动作用。

创新方法为群众排忧解难

王彦成深知,基层法庭面对的案件大都“琐碎”,两口子闹离婚、邻里建房、兄弟分家、子女赡养……但这些家长里短,正是百姓的日常生活。只有处理好这些案件,才能让法律真正温暖民心。王彦成在工作中坚持贯彻和谐执法的理念,在充分尊重当事人意愿的基础上,审理的案件多数以调解结案,努力促进社会和谐。调解时用语规范,态度和蔼,努力吃透案情,找到双方矛盾症结所在,多做双方当事人的思想感化工作,加强与当事人的交流和沟通。运用错位思考、案例疏导、后果警示等方式,与当事人共同分析利害关系,做到依法明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他承办的张某诉梁某等人财产损害赔偿纠纷一案,原告诉称数千棵油松被烧,诉讼时情绪激动,认为自己损失较大,被告则认为原告油松损坏并非自己所为,此案在当地影响较大,双方加之近邻,稍有不慎可能导致矛盾激化,为了更好的化解矛盾,他深入村组走访调查,连续多日不间断做双方工作,在分清是非,法律宣传及政策宣讲后,双方最终达成调解并且及时履行,使得该案依法高效审结,在当地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勤奋廉洁当为标杆榜样

王彦成在办案中特别注重自身的廉洁自律,坚守法官的道德底线,践行“看得见的正义”。一方面,自觉抵御诱惑,保持清正廉明的本色,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刚正不阿,秉公办案。另一方面,坚持修身为要,恪守职业道德。时刻注意自身的法官形象,在案件办理工作中做到慎言、慎行,自觉约束业内外行为,谨慎交友,谨慎对待与当事人、律师等的接触和交往,在群众和同事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在工作之余,他很注重自身专业素质的提升,及时研读新出台的法律法规,了解相关法律的最新动态,用自己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清正廉洁的实际行动维护了法官这个职业的神圣和崇高。

铁骨硬汉显露柔情一面

由于在基层法庭工作,在绝大多数的日子里,王彦成以法庭为家。收案量激增,上班开庭、调解,晚上写判决成了常态。作为一名青年法官,王彦成是法院的中坚力量。他工作严谨、认真负责,经常为了梳理案件思路放弃周末休息时间。一位35岁的年轻法官,正值青春活力的美好年华,王彦成却将大部分时间奉献给了他热爱的职业。现在的他,虽然工作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肯定,担任兴镇法庭的副庭长,但是对于家人,他总是有一丝愧疚。因为总是忙于工作,王彦成能够陪伴家人的时间并不多。下班后,他尽量帮忙多做些家务,给孩子辅导作业,去平衡工作和家庭的关系。面对怀孕的妻子、稚气满脸的儿子,你很难想像,一个“铁骨硬汉”也有柔情的一面。

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感动,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振奋,总有一种人格驱使我们不断寻求完善,在王彦成眼中,法官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信仰,他无悔奉献,勤勉笃行,用对生活的积极热情,对信仰的不懈追求,对群众的爱和温暖,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编辑:马华莉]

“五四”青年节,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详细]

2月24日,元宵佳节,按照省公安厅统一安排部署,渭南市公安局从当日早8时至24时,在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