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首页 >人物访谈 >正文
无名英雄张江红(图)
时间:2013-09-25 作者:  来源:渭南政法网
【字体: 打印

张江红,1971年出生,中共党员,陕西华阴人,大学文化程度,1992年参加公安工作以来,先后担任警务保障室民警、副科长。15年工作中,积极探索装备管理方法途径,提高基层所队战斗力,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先后多次被评为优秀党员和优秀民警,受市局、分局嘉奖3次,2005年至2007年连续3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荣立三等功一次。

2012年4月,为全面提升警务保障水平,他组织召开警务保障规范化建设现场会,邀请全局各科所队长参观了交斜所、东风所和巡特警大队3个规范化建设现场,听取3个单位的经验介绍,并参观了巡特警的装备演练,为推动公安工作正规化建设作出了贡献。2013年1月17日,全市对讲机车载台培训现场会在临渭分局隆重召开。他在1月23日组织完成了355台对讲机的写频配发,解决了分局对讲机使用方面存在的两个历史问题。2013年4月7日,他制定了《车辆维修保养制度》并坚持定期进行车辆整顿,亲自备课对机关驾驶员进行了安全教育培训,严格查处警车在酒店和娱乐场所门口停放,严禁酒后驾车、闯红灯等现象,力求从源头上积极杜绝事故的发生。2013年4月25日,他举办了装备财务培训班,解决了依法财务、伤害案件暂押款账务、国有资产、枪支、警用车辆的规范管理等问题,使大家在今后的装备财务管理工作中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后勤保障事务繁杂、无规律,特别是突发性、群体性事件,时间紧、速度快,要求标准高,应急保障的难度大。在平时工作中,张江红同志积极探索应急保障的新途径,他将渭南市城区和临渭区一些大镇的快餐店、各大医院、乡镇中心医院和有发电机的事业单位等进行登记造册,随时掌握数量及联系人电话等,以便遇到紧急情况,随时能紧急调用到所需装备。

2013年1月,轰动全国的郭春一案侦破时,为尽快搜集证据,侦查人员和巡特警50余人,在渭南——桥南公路东塬段一深沟中挖遇害者尸体。当时现场位于约50米深沟中的一个被洪水冲击的水井,天空飘着雪花,温度陡降到零下5℃度,为了尽快挖出受害人尸体,锁定证据,张江红坚持和一线民警一起战斗到凌晨2时,将两名受害者的遗骨全部挖出。2013年3月8日晚,临渭区桥南镇箭峪水库附近发生森林火灾,火借6级大风,迅速蔓延到其他5个山头。接到指令后,张江红紧急调动各类车辆 15台,扑火材料和防火设备100余件,方便面8箱,矿泉水10箱,各类救灾物资12箱,和巡特警队员一起深入火场,紧急疏散群众20余人,牲畜200余头,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5万余元。而他则连续两昼夜没合眼,始终坚守在抢险救灾第一线,直至将火扑灭。

2012年4月,经过他和全科室同志半年多的艰苦探索,建立国有资产、车辆、防爆处突等装备的规范标准,强力推进规范化建设,通过半年的扎实推进,使创新警务保障规范化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2012年春,分局在朝阳所成立了大案区。他在办案区改造配置上积极探索,力求把价格便宜、品质优良和实用易操作的装备配备配到办案区。特别是在灶房的配置上,他积极到各个工厂向师傅请教,带人研发了一种既能固定使用又能野外做饭的灶具,亲自设计图纸,并和工人师傅一起反复探讨论证,亲自焊接、切割,在短短的10余天内,开发研制了既能固定使用,又能野炊的多用途灶具。2013年7月,按照局领导要求,由张江红同志负责开发接处警车辆装备箱的研发工作,他冒着酷暑,跑遍城区各派出所和派出所领导、民警座谈,共同探讨接处警装备佩戴等,并深入到厂家车间,和工人师傅一起探讨每一个细节。在短短的一周时间内,开发出一款简单实用的接处警装备箱,受到了基层民警的欢迎。



]

全市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现场会召开刘凯参加并讲话全市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现场...[详细]

渭南政法网(通讯员郭晓军)4月16日,华阴市召开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第九次会议。...[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