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渭区站南办红旗社区,有这样一位民警:他扎根基层工作,从小事做起,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办好事,受到社区群众认可和赞扬的“保护神”。他的名字叫郑涛。
要说郑涛,先得介绍一下他所在的红旗社区。红旗社区有常住人口6305人,流动人口1224人。所辖渭南火车站、渭南汽车客运站,人流量大、治安情况复杂。火车站广场周边部分商店、超市的不法商贩,利用假币、找钱抽零、碰瓷等违法犯罪手段坑害过往群众,多次被省内外媒体曝光、被各级政府批评。2011年12月,郑涛来到红旗社区担任社区民警,车站广场的治安问题成为他面前最难啃的一块骨头。郑涛开动脑筋,通过实地调查摸底理清了工作思路,开始对车站广场存在的顽疾逐一进行“手术”。
首先,郑涛对广场周边14家门店的老板和员工等46人进行了信息录入,采集了他们的DNA和指纹信息,为防范和打击此类违法犯罪活动打下基础。同时,多次召集门店负责人召开警示会议,并在商店门前张贴提示标语、摆放提示展板、发放传单,提醒过往的市民,使此类违法犯罪的手段和伎俩无藏身之处。郑涛采取和这些店主交心的办法,了解到经营户们的心声。随后郑涛组织经营户与房屋业主就降低房租问题进行协商,并与他们深入探讨在合法经营的情况下如何摆脱目前的被动局面,用真情实意感化这些店主。这些努力终于结出了硕果,火车站恢复了应有的宁静和秩序。
熟悉郑涛的人给他起了个外号叫“泥裤腿”,因为他那身警服裤腿上总是沾满了泥。郑涛说,社区里大都是一些婆婆妈妈、鸡零狗碎的“小事”。在社区管理过程中,郑涛认真履行警务室民警职责,扑下身子和群众打成一片,为群众排忧解难。在受理群众申办事项方面,他绝不超过规定时限,绝不让群众多跑一趟路。俗话说“厚积而薄发”,通过这些扎实细致的工作,郑涛自然而然的建立起了自己的情报信息收集网路,物建了一批工作能力强的义务治安员和信息员。
除此之外,通过广泛发动群众提供信息,郑涛还成功铲除了盘踞在辖区的一个制作淫秽光碟的窝点;成功阻止了一起因拆迁纠纷引起的聚众斗殴事件;抓获网上逃犯两名,吸毒人员8名,破获各类治安、刑事案件36起,行政拘留11人、强制戒毒3人、逮捕9人。
红旗社区人员密集,商业场所集中,城中村租住房安全防范措施低下,刑事案件高发。郑涛来到社区以后,将社区防范等级分为四级、以红、黄、蓝、绿对辖区发案区域进行划分、标记。组织专业巡逻队4支,依据巡逻防范等级要求,配备人员数量,进行分级式巡逻,并积极与小区保卫人员、社区干部、村组治保主任沟通,使用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方式对城中村中易发案的区域进行重点管控,编织起一张严密的防控网络。
2013年,为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打造治安首善地区、创建平安和谐临渭”的工作要求,充分结合辖区实际情况,站南办以辖区贠张村二组为重点,采取广泛宣传,技防当先,人防跟进,着力打造贠张村首善村组。在贠张村二组建立视频监控点7个,在有条件的租住户推广安装门禁系统。技防跟进的同时,郑涛将治安积极分子组织起来进行了专门的培训,根据村道的自然条件,每个巷道2个中心户,建立了中心户长制,实行十户联防,形成了治安巡逻人人参与,安全防范个个争先的良好局面。将流动人口不漏一人进行如实登记,杜绝了内盗案件的发生,实现有效降低发案。经过治理,贠张村二组至今未发一起刑事案件。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人民警察,郑涛时刻不忘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他以实际行动奏响警民和谐的欢曲赞歌,换来了辖区百姓的衷心爱戴,践行着自己常说的一句话:“做警察,就要对得起这身警服,对得起组织的培养,对得起人民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