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渭南市人民检察院、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开展“困境儿童帮扶计划”项目善款发放仪式。渭南市人大常委会委员、监察和司法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黄宏江,渭南市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闫永江,市民政局副局长郭锋军,市妇联党组成员马彩霞,市救助管理站、市儿童福利院、临渭区人民检察院、华州区人民检察院、华阴市人民检察院等相关单位领导以及接受救助的儿童参加慰问活动。
困难儿童帮扶计划是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检察厅为帮助全国因案致贫的困难儿童而发起的一个公益项目,项目分为一次性帮扶和长期重点帮扶两种类型,对于生活特别困难、需要长期帮扶的儿童,可以帮扶至18岁。项目资金由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募集提供,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以“促进青少年爱的教育,让爱和善人人可及”为使命,多年来致力于青少年慈善事业,以大爱的目光关注青少年成长,为生活遭受困境的儿童带来希望,为社会带来阳光。此项计划进一步推动国家司法救助工作走深走实,切实加强国家司法救助与社会爱心力量慈善救助的紧密衔接,有效整合救助资源、拓宽救助渠道,解决当事人实际困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此次困难儿童帮扶计划将陕西作为首站,将对全省36名困难儿童进行帮扶救助,并对其中6名儿童进行长期帮扶,该项目随后将在全国各地陆续开展。其中渭南市检察机关报送的4名困难儿童分别被青爱基金会选为一次性帮扶救助对象和长期帮扶对象,其中3名困难儿童在渭南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享受民政部门长期关爱。市民政局、市妇联作为《关于建立渭南市检察机关国家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衔接机制的实施意见 》成员单位,同检察机关密切协作,建立起全市司法救助和社会救助衔接的工作机制。在此项机制运行下,渭南市检察机关注重加强与市妇联、市民政局未保中心等部门的沟通协助,检察机关办理的两件司法救助案件被最高检和全国妇联评为典型案例,充分展现出司法救助“一头牵着百姓疾苦,一头系着司法关爱”的社会治理效能。
2023年,渭南市两级检察机关共办理未成年人司法救助案件59件,发放司法救助金26.3万元,帮助因案致贫的未成年人及其家庭缓解燃眉之急。下一步,渭南市人民检察院将按照“救助制度法治化、救助案件司法化”的要求,探索建立司法救助资金全市统一量化标准,规范资金管理,自觉接受监督,推进司法救助工作更加公开、公正、公平,充分履行司法救助职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