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首页 >渭南法院 >正文
【我身边的榜样】亢俊谦——不负韶华 勇毅前行
时间:2023-12-07 来源:渭南中院
【字体: 打印

开栏语

榜样是一种力量,彰显进步;

榜样是一面旗帜,鼓舞斗志;

榜样是一座灯塔,指引方向。

学习榜样,致敬榜样!

为汲取榜样力量,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围绕诉源治理、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审判质效、高效执行等内容,渭南市中级人民法院与渭南广播电视台广播中心联合推出《我身边的榜样》系列报道,用平凡故事讲述法官干警的拳拳初心,用先进典型诠释法官干警的责任担当。今天播出第七期:

我身边的榜样——亢俊谦

我是渭南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亢俊谦。

1997年我从高中毕业,直接考入军校,2000年毕业分配到了新疆边防部队,2014年我转业到渭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十七年的军旅生涯是人生一段特殊的历程。记得刚入军校的第一天,教导员就告诉我们:一切从”头”开始,就是统一理发。看到脚下一撮撮掉落的头发,我和许多战友一样,留下了难过和不舍的泪水。那彰显我们青春和个性的发型都统一为平头,也开启了全新的部队生活。从此用青春和汗水铸就强健的体魄,铁的纪律意识,顽强的战斗意志,淬炼出军人优秀的品质。这些都成为我人生的财富。

我的法律梦想。转业到法院对我来说应该是心想事成了。在小时的记忆中,表姐夫是法官,曾看到过他在法徽下开庭的威严与身穿法袍的正义形象,梦想能成为像他一样的法官。入伍后,这个梦想被隐没了。然而,部队的一件事情,成为我继续追求梦想的引擎。那一年,有个战士的父亲因邻里纠纷,被打成了轻伤,但事情一直得不到处理,严重影响了战士的工作生活。于是部队安排我到战士的家乡协调处理此事。虽然地方上各个部门非常的支持,但案件涉及到法律问题,让我感到了无奈和茫然。虽然经历了很长时间不懈的努力,问题得到了解决。但是我也感觉到了法律知识的重要性,从此也开启了我的司法考试历程。司法考试被认为中国最难通过的考试之一。如果说考试的本身困难,我愿意付出更多的努力。更为客观的困难在于身处边疆民族地区,我几乎没有像样的学习资料,仅能依靠网站上提供的有限免费资源。部队大部分时间在茫茫的戈壁滩驻训,每天只能在忙完一天训练工作之后,利用别人休息的时候,默默在营地帐篷的一角,一遍遍听着录音,做着枯燥的习题,抵御着不时传来的欢笑声。作为一个半道出家的和尚,在历经四年艰苦洗礼后终于顺利通过了司法考试,成为部队第一个自学通过司法考试的人。从那以后,以自己所学之长服务于部队官兵和团队,在赢得一份尊敬和信赖的同时,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不断增强。正是基于这种用法律服务于人民的责任感,面对诸多的选择,我毅然决然地选择转业到法院工作。

坚守一份使命担当。我是幸运的,在法院工作不久就被任命为助理审判员,实现了我的法官梦。为了成就这个梦,我如饥似渴地向书本学,向周围的同事学,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将所学的知识积极地运用到案件的审理中,将军人的正直、坚毅融入工作中,希望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能够维护一份公平正义,希望自己能守护好正义的最后防线,让当事人感受到法律的温度。在我记忆中最深刻的一个案件,是合阳县一个村民在当地镇上的车行为他的电动车更换了电瓶,但不到半年,电瓶就无法正常使用,修理时发现自己原来更换的某品牌电瓶变成一个杂牌的。他认为是车行利用自己到银行取钱之机偷偷地倒换了自己的品牌电瓶。车行则驳斥其当时选的就是价格便宜的杂牌电瓶,整个换电池的过程中他在场,偷换电瓶纯属污蔑。为此闹到法院。双方各执一词,因为没有监控和其他证据,一审法院以证据不足驳回了村民要求赔偿电池的请求。村民不服上诉至中院,开庭时更是背着几十斤的电瓶,要求法院主持公道。看着这么小的案子,却让我感觉到责任重大。开完庭,双方因为情绪对立无法进行调解,都要求法院公正判决。当天晚上,我在家用了三个多小时的时间在双方之间来回耐心调解,双方最终达成满意的解决方案:村民再支付300元,车行为其更换价值750元的全新品牌电池。考虑诉讼成本,我没有让当事人再从合阳到渭南,而让双方履行完协议后,由车行把村民的撤诉申请书寄到法院,法院将作出的裁定邮寄给双方,实现了案结事了。这个案件让我真正体会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和秉持司法为民理念的真正内涵。我想这也是每一个法院人不懈的追求和梦想,这也激励着我们不负韶华,勇毅前行。



[编辑:陈冰娟]

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渭南市举行“12·4”国家宪法日暨“宪法宣传周”活动...[详细]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促进全院干警凝心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