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首页 >韩城 >正文
韩城公安:“五亮”举措实现户籍窗口服务“五个新”
时间:2023-03-02 来源:韩城公安
【字体: 打印

韩城市公安局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岗的先锋模范作用,大力倡导“勤快严实精细廉”的工作作风,做精做优做实窗口服务,以服务促业务,以“五亮”促改革,打造一流户政窗口,筑牢创建民意新契机。

聚焦管理“亮关键” 实现形象“新提升”

完善服务设施。为创造最整洁、最满意、最温馨的服务环境,让群众找到“家”的感觉,政务服务中心公安户政窗口和11个派出所户籍室办公区、信息采集区(照相室)、资料管理区和群众等待区各区域进行合理划分,方便群众有序办理业务,并根据《渭南市公安机关户政窗口建设规范标准实施细则(试行)》,统一规格样式,设计制作制度牌,设置工作流程摆台,群众等待区配备老花镜、纸笔、饮水杯、等候椅、复印机等,信息采集区提供拍照的衣服、镜子、梳子、发卡等,为办事群众提供失物招领、便民雨伞、手机充电等贴心服务,满足群众的不同需求,各项便民服务设施得到完善,内务规范整洁,物品摆放有序。

亮明党员身份。通过认真落实理论学习,在服务窗口设立党员示范岗,要求党员佩戴党徽、亮明党员身份,增强党员的责任意识,狠抓党员队伍教育管理,使每位党员真正成为爱岗敬业的“旗帜”,在工作中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注重仪容仪表。外树形象,户籍窗口全体民辅警工作时间做到着装规范、仪容整洁、精神饱满,大力倡导热情、真诚、亲切、文明的服务方式,耐心解决群众提出的问题,做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通过微笑塑造亲和感,通过言语传达关切度,拉近与群众的距离,积极打造“心耕户政、情暖百姓”的服务窗口。四是健全办事制度。内强素质,日常不断更新工作人员的业务知识,增添知识储备,推行“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急事急办制”、“特事特办制”等办事制度,最大限度满足群众需求,有效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瞄准服务“亮主攻” 构筑服务“新阵地”

开通“上门服务”。主动将服务窗口前移到百姓身边,为行动不便人员、偏远山区老龄人员、生病住院人员、福利院人员、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上门办证和送证上门服务,由坐等服务变为主动靠前,实现户籍服务与群众需求无缝对接。

开通“绿色通道”、“代写服务”。开展残疾人、老年人、军人、中高考学生、返乡农民工等“绿色通道”服务,针对部分群众文化程度较低、视力模糊等实情,推出“代写服务”,切实把服务送到办事群众身边。

开通“全年无休”服务。开展周未“不打烊”、法定节假日无休、轮岗值守、电话预约、延时服务、错时服务等便民利民服务措施,为需要的群众办理业务,让群众深切感受到公安为民服务的诚意。2022年以来,为群众上门办证送证服务21笔;“绿色通道”服务195笔,民警“代办”服务32笔,全年“不打烊”提供延时、错时、周未、节假日预约服务206笔,每一个在节假日成功办理业务的群众,都对民警牺牲休息时间解决急难问题的行为交口称赞。

做强业务“亮保障” 搭建服务“新平台”

线上线下“结合办”。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推广陕西公安公众号“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平台线上咨询或申请户籍业务,充分运用大数据手段实现外网提交内网流转核查,通过陕西省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对群众网上申报提交的户籍业务进行预受理审核,并引导办事群众有序办理业务,大幅压减群众到派出所现场办理业务的次数和排队等候时间,减轻基层户籍窗口民警的工作压力,最大限度的便民惠警,实现户籍业务“简捷办”。2022年以来,利用陕西“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平台办理业务1438笔,其中:预约办理居民身份证704笔,全流程办结户籍业务356笔,居住证业务38笔,临时居民身份证业务338笔,接受群众咨询回复2笔,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群众满意度。

户籍业务“全国办”。全市15个户籍窗口对工作调动、大中专院校录取学生、大中专学生毕业、夫妻投靠、父母投靠子女5类户口迁移及户籍证明开具、居民身份证个人邮寄多个办理事项打破地域阻隔,实现全国“跨省通办”、“一网通办”;全市13个居民身份证窗口实现身份证“异地办”、“就近办”。2022年以来,共办理“跨省通办”户口迁移业务49笔,其中迁入27笔,迁出22笔;共受理异地居民身份证1461张,其中:省内异地1262张、跨省异地199张,受理二代居民身份证个人邮政速递业务3036笔,群众免去了舟车劳顿,极大地节约了时间和经济成本。

跨国证件“委托办”。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社会协调发展要求,户籍民警按照规定,对因疫情确实无法回国申请换领身份证的群众可委托国内近亲属到申请人户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代为申请换领证件,切实为民解难题、办实事。2022年以来,共受理因疫情无法回国人员代为换领居民身份证业务7笔。

证件业务“一次办”。从“放管服”改革到让群众“最多跑一次”,不断创新,化繁就简,全面实现出生报户、户口注销、市内迁移、分户立户等业务“马上办”、“当场办”;省内市外户口迁移实现“全省通办”、“一次办”;临时居民身份证、边境通行证实现受理、审核、签发、发放“一站式”服务,提供“立等可取”快速办证机制,实现深化公安改革提档升级。2022年以来,共办理准予迁入证明92份,出生报户1275人,外地迁入韩城户口376人,农民工进城落户65户81人;补录户口1人; 注销重登误登户口21笔;户口主项目变更更正1249笔。共受理本地二代居民身份证8936张,其中:首次申领1791张,换领3372张,丢失补领或损毁换领3773张;受理制作发放临时身份证1082张;受理审核开具边境通行证111份。

培育基层“亮增长” 夯实业务“新根基”

保障基础数据。为进一步提升人口信息的完善性、准确性、鲜活性,户籍窗口民辅警细致核查,认真梳理,于5月25日圆满完成30103条户籍人口亲属关系信息完善工作任务,并发现删除2起双重户口,全面提升了人口信息质量,确保了常住人口数据信息准确详实。

优建户籍档案。为保证户籍档案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户籍民警在平日办理户籍业务过程中对户籍资料严格把关,户籍市外迁入业务档案实行电子化全部扫描上传到陕西省人口信息管理系统保存和对原件复印留存“双重化”管理,提升了户籍档案管理水平,在实现户籍档案科技化的基础上,还为群众的档案上了双效保护层,避免档案的丢失、损毁,在群众需要时大显身手,缩短查询等待时间,达到一目了然、立等可查。对出生报户、死亡注销、市内迁入、迁出、补录、变更、重登误登、分户立户等户籍业务均采用纸质档案存档。归档时,户籍民警严格执行《户籍档案管理规定》,按照时间顺序、业务类型逐一归纳整理,及时归档,做到内容完整,装订规范、档案整齐、质量过关,提升户籍档案的利用性和查询服务功能。

规范收费标准。各户籍窗口在受理户籍业务时,严格依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国家物价局等有关部门的相关规定收取费用,规范收费行为,禁止在办理业务过程中发生收取快证费、加急费、乱收费等违规收费行为,确保各项工作措施和服务举措全面落地、取得实效。

落实责任“亮防护” 拓宽服务“新渠道”

重视疫情防控。坚持每天对办公区域进行卫生消杀,办公期间窗口工作人员必须佩戴N95口罩。所有办事群众进入户籍窗口必须扫码、测温、登记,除在拍摄身份证照片可卸掉口罩外,其他时间必须佩戴好口罩,且每人保持一米安全距离,有序排队,依次办理。

延伸服务触角。户政窗口民警充分发挥户籍岗位接触群众机会多、服务范围广等优势,在办理业务时向广大服务对象宣传国家法律法规,向群众传授居民身份证真伪识别方法、户口管理政策及法规等,开展防电诈和法治宣传,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精心耕耘窗口服务宣传阵地,助力基层治理上台阶。

严抓首接责任。首问责任人在接待办事群众时,应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认真履行职责,做到主动热情、文明礼貌、便民利民、优质高效、清正廉洁、严于律己。负责受理或办理的首位户籍民警应当一次性告知需要的材料、手续、办理程序。并在窗口公开民警照片、姓名、联系方式及投诉电话,畅通群众监督通道,由群众实施监督,促进民警提升办事效能。


[编辑:王倩]

“五四”青年节,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详细]

2月24日,元宵佳节,按照省公安厅统一安排部署,渭南市公安局从当日早8时至24时,在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