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首页 >政法文化 >正文
四知拒金
时间:2021-07-13 作者: 赵勇 来源:市中级人民法院
【字体: 打印

东汉的杨震以“四知”拒金的故事流传千古,其公正廉洁、不谋私利的品格为人所称道,其故事也成为现代廉政教育的好题材。其家风延续后代,缔造的“四世三公”天下流传。前往潼关县秦东镇四知村杨震廉政博物馆拜谒的人们络绎不绝。
  杨震为官期间,始终以“清白吏”为座右铭,严于律己,“不受私谒”。杨震在由荆州刺史调任山东东莱太守赴任途中,路经昌邑县(今山东巨野县东南)时,县令王密得知杨震途经本县,为了报答杨震在荆州刺史任上举“茂才”(秀才)提拔自己的恩情,特备黄金十斤,趁夜深人静时送予恩公。谁知杨震拒不接受,反将王密数落一番。
  杨震说道,正因为我了解你的真才实学,才提拔举荐你,希望你做一个廉洁奉公的好官。你这样做,违背了我的初衷和对你的厚望,也说明你不知道我的为人。为国效力是你对我最好的回报,而不是送金赠银。王密还坚持,说现在夜深,无人知道。杨震怒道:“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怎能说无人知道呢!”王密羞愧难当,只好作罢。杨震“暮夜却金”、不徇私情被传为佳话,后人称其为“四知先生”。明朝宋濂诗《赞杨震》:关西夫子,刺史荆州。载迁东莱,四知名流。台涉太尉,清白遗休。
  学生为感谢恩师的提拔之恩,以黄金馈赠,更无别事相求,看似正常的人情交往,但实则不然。杨震怒斥行贿送礼者,就是制止了这种官场不正之风,避免了歪风邪气的盛行。
  参观完四知堂,步入后面东西两侧的清风廊,这里展现的是从西周到清代72位清官的图像、生平事迹及名言警句,振聋发聩,引人深思,将清廉文化及为官之道进一步发扬光大。对于个人来说,不贪不占、清廉一生才会无愧无悔。
  春秋时期鲁国的宰相公仪休也是不贪的典范。他喜欢吃鱼,于是有人投其所好,给其送鱼,他不接受。有人问其故。他说,我如果收了别人的鱼,就得按别人的意思办事,势必会歪曲违背法律,宰相就会被罢免,那时候拿什么去买鱼呢?老子曾说,这才是真正懂得爱惜自己的人。
  孔子的弟子子罕在宋国为官,时秉国政,位列六卿。有人慕其名送给他一块美玉,被他拒绝,说:“我把不贪心作为宝,你把宝玉作为宝。我若收下你这块玉,我们都失去了自己的宝,还不如各人留着各自的宝物好啊!”人民公仆无论水平高低,能力大小,只要坚持以民为本,以廉为宝,定会立于不败之地。
  古往今来,为民奔走的圣贤之士、为国操劳的仁人志士多矣。“黄卷青灯,茹苦食淡,冬一絮衣,夏一布衫”是李大钊清贫一生的真实写照。他终生致力于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并为此献出宝贵的生命。李家三代,家风如一。李大钊之孙李宏塔说:“祖父虽然早早地就走了,但他留下了丰富的革命遗产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他清正勤谨的家风延续了近百年,传承了几代人。”李大钊的后辈们继承了李大钊留下来的好家风,以艰苦朴素为荣,生活节俭,克己奉公,一生清廉。
  浩然厅是我们此行的终点,这里展示的是杨氏家风家训,杨震“清白传家”的思想对后世子孙产生了重大影响,历朝历代杨氏英杰层出不穷。优良的传统、良好的家风是宝贵的财产,能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我们的一生保驾护航。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为了党的事业,焦裕禄用服务人民的公仆情怀,孔繁森等共产党人用亲民爱民的实际行动,为老百姓谋幸福,把博大无私的爱献给祖国和人民。新时代共产党人的身影,奋战在脱贫攻坚、抗击疫情的一线。
  新时代的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更应该挺直腰杆,竖起脊梁,拒腐防变,廉洁奉公,砥砺前行。
  唯如此,才能“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


[编辑:陈冰娟]

“五四”青年节,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详细]

2月24日,元宵佳节,按照省公安厅统一安排部署,渭南市公安局从当日早8时至24时,在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