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首页 >渭南法院 >正文
渭南中院立案庭:守好百姓司法维权的“第一扇门”(组图)
时间:2020-12-01 来源:渭南中院
【字体: 打印

立案庭是群众推开司法维权的一扇门,也是接待当事人和受理案件的第一窗口。近年来,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对人民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全面建设集约高效、多元解纷便民利民、智慧精准开放互动交融共享的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切实提升人民法院诉讼服务能力水平,促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三年来,受理各类案件19579件,涉案标的180多亿元,对妥善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和谐诉讼发挥了重要作用。

亲民便民提供“一站式”服务

“您好,我是导诉员,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您的?”一走进市中院诉讼服务中心,就会被这样一声询问吸引到导诉台前。

立案庭庭长王少锋向记者介绍,法院进行诉讼服务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就是让群众享受到更好的诉讼服务,因此,现在的诉讼服务中心与过去最大的区别在于以下三个方面:突出一站式服务、一体化运行、一揽子解决的服务功能。改单一立案受理职能为综合性服务职能,改碎片化工作模式为集约化工作模式,将导诉服务、网上立案、跨域立案、文书送达、执行申请等服务均集中在诉讼服务中心办理,实现事务办理更高效。突出对纠纷多元化解的功能作用。将调解、速裁团队入驻诉讼服务中心,对案件进行繁简分流,给当事人解决纠纷提供更多的途径,引导当事人选择非诉讼方式化解矛盾,在强化诉前调解工作的同时,对事实清楚、法律关系明确的小额诉讼案件适用小额速裁程序审理,实现纠纷化解更快捷。突出网络诉讼的服务功能。通过网上立案平台、收转发e中心平台、多元化解e中心平台等信息化系统,把起诉、立案、受理、送达、调解等的每一个环节都连线到网络,实现司法服务更智能。

为了树立良好的法院形象,他们着重在服务上下功夫,完善诉讼服务设施,在诉讼服务大厅设立便民席,将各类诉讼文书模板进行整理,严格按照规范格式制作各类模板,便于群众照样撰写文书。同时以跨域立案、网上立案为切入点,推行网上缴费系统,进一步打造“指尖上的诉讼服务”,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腿、不跑腿。另外,还积极引入机器人“小法”,帮助当事人及时了解法律及司法程序。说着,王少锋将记者带到机器人“小法”面前,亲自示范使用。

“小法、小法,怎么进入立案程序?”

“您需要提供……”

依托技术手段完善立案登记制

自立案登记制度实施以来,“有案必立、有诉必理”已经成为每一位法院工作者所坚持的工作理念。据统计,今年以来,通过立案登记制立案受理180件案件。 

“为适应‘互联网+’新模式,我们以诉讼服务中心平台为载体,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路,结合工作实际,不断推进网上立案工作,当事人通过网上立案平台进行网上立案,并安排专人随时查询随时立案审查,以满足人民群众司法新需求。”王少锋说。

立案登记制的实行,保障了人民诉讼权,减少了涉诉信访,为及时化解社会矛盾、提升司法公信力奠定了基础。市中院按照“互联网+诉讼服务”建设要求,全面畅通“线上线下”一体化立案渠道,深化案件“当场立、自助立、网上立、就近立”,开展在线调解、网上速裁、视频庭审等工作。以“网上立案、跨域立案、人民法院在线调解平台、移动微法院、案件分流的信息化水平建设诉讼服务大厅、诉讼服务网、12368诉讼服务热线和陕西移动做法院”为一体的诉讼服务中心,为当事人提供一站通办、一网通办、一号通办、一次通办的诉讼服务。

“立案登记制实行以来,无论是当事人,还是法律工作者,在进行立案的时候都得到了很多方便,比如说立案的效率变得更高了,质量变得更好了,尤其是现在网上立案逐渐走上了正轨,为我们的工作带来了很多便利。”谈到立案登记制,临渭区张明月律师赞不绝口。

“现在不论案子大小,不管纠纷复杂程度,只要当事人选择诉讼渠道解决,法院都会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保障了当事人的诉讼权,也实现了当事人的诉讼主体地位。如今的法治社会,司法正义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应该让人民真切地感受到、触摸到,就像我们的诉讼服务中心,不豪华但很实在。”王少锋如是说。

推进现代化诉讼服务中心建设

“谢谢你们为我们着想,这网上调解真的帮我解决了大困难。”陈先生握着法官张战武的手感动地说道。

2013年7月至2016年3月,西安市周至县某投资公司分5次借陈先生共计6800万元,2018年11月26日,经双方同意,某投资公司将结算后的7000万元借款债务转与被告承担,被告向原告出具收款收据,收款收据写明短期借款,月息2%,经陈先生多次催要,投资公司却只归还了少量借款。2020年5月25日,陈先生将投资公司告上法院,为及时妥善解决纠纷,市中院接到案件后,立刻进行分析研判,介于双方当事人均在外地,加之法律关系明晰,于是决定通过人民法院在线调解平台进行网上诉前调解工作。经过承办法官的耐心调解,双方当事人在公平公正、互谅互让的基础上自愿达成调解协议。

这只是我市现代化诉讼服务中心实践的一个缩影。

去年7月以来,全市两级法院积极推进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和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我市两级法院根据各院实际情况,通过新建、改建、扩建等方式,不断强化诉讼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将过去单一立案受理的窗口升级为功能齐全的综合性诉讼服务窗口,着力打造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同时,按照将调解工作推动矛盾化解由终端裁决向源头化解延伸,建设功能完备、形式多样、运行规范的诉调对接平台,畅通与行政机关、仲裁机构、公正机构、行业协会、行业组织、商会等对接渠道,加强数据协同共享,引导当事人选择非诉讼方式化解矛盾,让更多的纠纷在诉讼外解决。

“立案庭是人民群众司法需求的‘第一窗口’。”采访结束时,王少锋说,“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和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建设,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创新司法为民模式,丰富诉讼服务形式,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诉讼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新需求。”


[编辑:马华莉]

全市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现场会召开刘凯参加并讲话全市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现场...[详细]

渭南政法网(通讯员郭晓军)4月16日,华阴市召开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第九次会议。...[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