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首页 >华州 >正文
“华无讼”:打造秦东基层治理样板——解锁华州区诉源治理工作法
时间:2023-11-27 作者: 记者 刘虹 文/图 来源:渭南日报
【字体: 打印

1ff1a9cdcc1865b4dcafde03798e8da0_img_190_288_425_319

华州区政法系统观摩指导莲花寺镇诉源治理工作

1ff1a9cdcc1865b4dcafde03798e8da0_img_347_626_267_201

人民调解员调解村民纠纷

1ff1a9cdcc1865b4dcafde03798e8da0_img_348_856_266_199

人民调解员调解村民纠纷


今年8月,华州区在莲花寺镇成立渭南市首家“诉源治理工作站”并以其为试点开展工作。自莲花寺镇诉源治理工作开展以来,化解矛盾纠纷17起,正在调解2起,成功将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成为华州区基层治理的一面旗帜。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今年以来,华州区在推动“枫桥经验”落地生根过程中,采用“华无讼”基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法开展诉源治理工作,将其作为参与社会治理、维护社会稳定、深化平安建设的重要抓手,坚持走群众路线,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整合多方调解力量,共同实现矛盾纠纷前端化解、实质化解,使人民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坚持党建引领 谋划治理大格局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华州区的“华无讼”基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法就是坚持人民至上原则,从群众急难愁盼出发,看到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主动“沉下去”,到群众身边去听民声、解民难,在实践中探索出的、真正能把群众问题解决在基层一线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

“将更多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是推进社会治理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重要指示的具体体现。”华州区委政法委书记王永说。“据华县志记载华人好讼。在奋进新时代的征程中,华州区面临更多新机遇、新挑战,如何更好地推动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坚持为民情怀,自觉扛起基层治理责任,主动融入基层、服务基层,为群众解决问题,使当地群众向华人无讼转变,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华州区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共建共治的诉源治理工作格局。将“无讼村、社区创建”“万人起诉率”纳入平安华州建设考核体系,压实基层主体责任,坚持以调为主,多元化解,切实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推动民事、刑事案件万人起诉率下降。

坚持科技支撑 构建机制新体系

“华无讼”基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法具体操作中,实施“一网三过滤”举措,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解决问题,让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一网”指华州区利用数字化和科技化手段,在“陕西省雪亮工程综治视联网平台”上搭载“华州区诉源综治平台网络”“在线调解室”“微法庭”等信息化系统,实现区、镇、村互联互通。发挥远程调解优势,形成“线上推送流转+视频连线调解+在线司法确认”的“云”上调解基层矛盾纠纷的新模式。

一方面,在镇、村解决群众矛盾纠纷时,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现场视频连线,寻求区级法院专家进行法律援助和指导,对诉讼结果进行预判,从而提高群众对基层调解的信任度,实现在最短时间内解决群众矛盾。还可以对调解成功的纠纷,在线上“微法庭”通过电子屏幕手签进行司法确认。另一方面,现场视频连线可以解决纠纷双方当事人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到场的问题,避免双方在调处现场发生冲突。实现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路。

“三过滤”是指建立村(社区)“诉源治理”工作点,镇(街道)“诉源治理”工作站,区法院“诉源治理”办公室。

村级成立由村委会成员、乡贤等德高望重的人民调解队伍。镇级成立由司法所、派出所、法庭及实操中所涉相关部门的“联合调解”队伍。区级特邀相关专家组成调解委员会。通过“点、站、委员会”这三把筛子,一层一层把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在法院立案受理前。

“预防走在排查前,排查走在调解前,调解走在诉讼前是诉源治理工作的核心。”华州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牛建民介绍。华州区一方面通过基层干部走街入巷排查问题,一方面大量印发宣传册告知群众遇到矛盾纠纷,可以通过村、镇两级免费调解得到解决,真正打通基层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

坚持示范引领 深耕细作“试验田”

鸡毛蒜皮无小事,邻里之间看似简单的事如不及时妥善解决,常会引发新的纠纷,造成当事人四处投诉、上访,甚至矛盾激化,导致刑事案件的发生。

为做好基层治理工作,华州区选取人口较多、纠纷类型多元的莲花寺镇,成立渭南市首个“诉源治理工作站”作为“先行示范镇”。因该镇调解基础较好,今年截至目前,受理33起,已成功调解涉及宅基地、损毁赔偿、地界、离婚等纠纷共29起,是华州区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实践。

那么,如何坚持党建引领,助力基层治理?莲花寺镇党委书记王新荣介绍:“我们主要采取了建构架、搭班子、定机制三个办法。目前,镇上成立了1个镇级15个村(社区)级人民调解委员会,配备18个专职联络员和63个人民调解员。”

建构架就是成立矛盾调解领导小组,完善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领导包案制度。构建镇党委抓总、协调各方,班子成员一线指挥、推进落实,村(社区)党支部组织动员、常态化服务管理的工作机制。

搭班子就是充分发挥镇党委牵头抓总作用,整合公安、司法、法院、镇、村五支力量,建立党委书记为站长,镇长、分管领导为副站长,司法所、派出所、法庭主要负责人,驻镇站所、村(社区)书记、第一书记为成员的矛盾纠纷调解领导小组。各村依托村级力量,成立村级矛盾调解中心,设置两级联络员专门负责双向对接,形成全镇一盘棋,各方同参与的工作格局。

定机制就是将矛盾纠纷化解成效纳入党建目标责任考核,严格落实“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工作机制”和日常督查考核制度,进一步压实各级责任、凝聚攻坚合力,以严实作风推动各项重点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莲花寺镇通过这三个办法层层压实责任,把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压到基层干部身上,发挥“人民调解”的最大作用,群众只要有事,就会有人站出来管事。

坚持以人为本 为民解忧做服务

邻里调解向理不向人,才能赢得民心

楠新村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杜公理说:“只要干部管事村上事就多,干部不管事,群众慢慢就不找村干部了。管好群众鸡毛蒜皮事儿,才能赢得民心,才能防患于未然。”

在楠新村,村民们祖祖辈辈生活于此,村干部和大多家庭都有亲戚关系。这样的情况下,解决群众纠纷需要智慧,更需要公心。

前段时间,村里发生一起租户因电线老化不慎失火造成房屋整体受损的事件。因房东要求赔偿维修金额和租户愿意承担金额差异较大,村委会干部多次调解,最终达成一致意见。

杜公理说:“调解过程中,双方男人都在幕后指挥,来的是两个女人,一会儿哭一会儿笑。我说得喉咙都冒烟了,好不容易今天说好了明天又反悔了,来来回回调解了五六次。”

事件调解不仅需要耐心,更需要有同理心。杜公理说:“调解纠纷,不仅要讲情更要讲理。要以服务群众为重,不能靠关系、靠远近亲疏处理问题,向理不向人,不怕得罪谁,群众才会信赖你,才能赢得民心。”

棘手问题要联合调解,才能大事化小

今年8月,莲花寺镇发生一起邻里因土地边界引起的纠纷。事件原本是件小事,因双方互不相让动手致使矛盾升级对簿公堂。该镇诉源治理工作站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经分析解剖事件核心原因,动用派出所,司法所,法院派驻第一书记,镇、村、组干部等多部门成立联合调解小组。多次走进田间地头,走进群众家里,通过讲亲情、讲法律、讲政策,耐心对其引导,强调邻里关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历时一个多月,终于将矛盾化解在源头,缓和了紧张的邻里关系,成为远亲不如近邻的“活广告”。

莲花寺镇人大副主席王宏说:“这次调解虽然棘手,但经过十几次调解总算成功。只要群众需要,我们调解员就不辞辛劳。光到地头就去了好几次,其实情况我们都了解,但群众叫,我们就去,不光冒着酷暑,有一次还冒着雨,要让群众看到我们把他们的事当事,感受到政府的关怀,群众气就顺了,就能打开心结。同时,调解过程中,不光要面对面沟通,还要背靠背做思想工作,最大限度保证双方利益。”

难点问题要胸有成竹,才能遇事不乱

最近,华州区司法局莲花寺司法所成功调解一起保安在物业公司工作期间,因为大风天气,挪动小区铁门时发生意外,导致小拇指受伤截肢引起的纠纷事件。

因该起事件中的保安年纪较大,今年9月15日上午9点,其子到司法所申请调解。10点莲花寺司法所所长南桦和司法助理黄卓来到当事人家中,向其了解情况。下午3点又到物业公司了解情况。

黄卓介绍:“通过了解,我们发现这起案件涉及的纠纷难点比较多。主要涉及劳动关系确定、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以及伤残鉴定等一系列问题。”

“在了解到双方当事人的诉求后,为了更好地调解这起纠纷,前期我们做了充分准备。查阅相关法律法规,翻阅类似案例,在调解中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依,每句话都说到群众心里,让双方心服口服。”南桦说。

这起看似难点较多的纠纷,一个月就调解成功。

坚持法润人心 助推“无讼”成新风

莲花寺镇一方面加强基层调解机制建设以法教人,一方面注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以德育人。法和德犹如基层治理的两条腿,相互配合,才能迈开稳健步伐。

精神文明建设归根到底是提高人的素质,从而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在莲花寺镇,可以看到这样一首诗:

千里修书只为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

该诗引自清朝康熙年间大学士张英的一封家书。寓意邻里之间,不要让小事伤了和气,要以仁爱待人,人与人之间友爱社会才有温度。莲花寺镇通过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为“华无讼”赋能,通过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方式,倡导邻里之间要减少纠纷、和谐互助、稳定团结的观念。

今年,该镇建成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1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立“小喇叭宣讲志愿者服务队”“小蚂蚁接送志愿服务队”“小红帽义工志愿服务队”等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服务队7支。在党史学习宣传、疫苗接种、环境卫生治理、大战“三夏”等方面开展系列志愿服务活动。

莲花寺镇还举办书画展、写春联、秧歌舞、看电影、剪纸、唱戏等各种文化活动聚集群众、汇集民心。莲花寺镇紧紧围绕党的创新理论、乡村振兴、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红色教育等,一方面通过展览、宣传栏、读书分享会等方式集中讲,另一方面通过宣传车、宣讲小分队走村入户讲。在宣传党的好政策好声音的同时,倡导群众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普及文明礼仪规范,引导村民学习法律、经济、科技、文化、历史、社会等方面的知识,提高群众文化自信心和德道修养及文明素质。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弘扬正能量,提升群众精神风貌。

同时,莲花寺镇通过村社区网格化管理、村社区议事会等各种途径方式,搜集基层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形成文明实践活动项目“群众点单、文明实践站点派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接单”的工作格局。

坚持探索提升 基层治理谋路径

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华州区在诉源治理工作中,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坚持走群众路线,在实践中摸索总结出一套“华无讼”基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法,然后从“一村之计”推广到“一区之策”,取得显著成效。

华州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牛建民说:“群众的事不能推,接到群众诉求3日内必须接待给予答复。如果各村点、镇站不受理,造成重大信访案件或民转刑案件的,就要严肃追责。诉源治理工作的意义在于,一方面让群众少跑路少花钱,减轻群众诉讼负担。另一方面节约了国家司法资源,缓解了法院审案压力。同时,给群众一个说事和说理的地方,心结打开了,情绪得以疏导,矛盾就化解了,对政府的满意度也提高了。”

截至目前,全区一审民事新收案件数量同比下降15.34%,诉前调解案件1239件,成功率达68.6%,诉服质效评估得分位居全市第一,全省前列。

谈到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法的经验时,莲花寺司法所所长南桦说:“首先,每接到一个案子,都要根据案情查询相关法律法规和类似案例,在调解时让当事人更直观地对走诉讼程序的时间和结果有一个预判,预测自己所能达到的效果。其次,工作中不仅要有亲和力,更要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群众对调解工作人员的认可,就是对国家对政府的认可。”

“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华无讼’是探索形成的华州区社会治理创新的基层经验,我们已经在全区范围内开始推广,力争用三年时间使80%的村、社区成为无讼村。树立起秦东地区基层社会治理中可运用、可推广、可实践的样板。”华州区委政法委书记王永表示。

来源:渭南日报 



[编辑:陈冰娟]

“五四”青年节,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详细]

2月24日,元宵佳节,按照省公安厅统一安排部署,渭南市公安局从当日早8时至24时,在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