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政法网(市公安局讯)队伍教育整顿查纠整改工作启动以来,渭南市公安机关剑指“6+N”项顽瘴痼疾,刀刃向内,深耕细查,教育与警示并重,自纠与被查齐抓,当下与长远共管,精准把握“正与反”“开与关”“快与慢”三种关系,直捣“病原”,深挖“病灶”,铲除“病根”,竭力实现“治病救人”,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勇气,强力推动顽瘴痼疾专项整治不断向纵深发展。
一、精准把握“正”与“反”的关系,直捣顽瘴痼疾“病原”
“正”向激励打牢“政治三力”。一是在党史教育中读懂初心。邀请市委党校王四海教授在“警营大课堂”开讲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与基本经验,借力公众号开设线上“党史百课”,举办“让党旗在维稳一线高高飘扬”主题演讲比赛,通过“实地教”“扫码学”“赛中悟”,让广大民警在百年历史回望中,认真感悟“革命理想高于天”,深切领悟“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读懂初心,筑牢警魂。二是在英模教育中坚守初心。组织公安英模宣讲报告团进警营、进企业、进学校,与群众共同分享新时代警察故事;打造“英模会客室”,邀请“两代表一委员”、社区群众、行业代表与公安英模面对面、心贴心交谈;邀请“时代楷模”汪勇走进渭南,让广大民警在“为何从警、以何履职、因何入党、为谁奉献”的心灵叩问中,“知所从来”“明所去处”,将英模精神融入灵魂、见于行动。三是在典型选树中践行初心。开通“利剑除毒瘤丹心为民安”扫黑除恶十大案件、尖刀集体、先锋个人评选表彰网络投票通道,向全社会公布75起扫黑大案的侦办始末,广泛宣扬52个扫黑“战队”和102名扫黑“战士”的先进事迹,进一步激发队伍浩然正气、蓬勃朝气和斗争锐气。通过正向激励,进一步打牢公安队伍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
“反”面警示高亮“行为四线”。一是以“敲钟醒脑”重塑思想“防线”。先后举办两场警示教育大会,邀请专家深入讲解党规党纪知识和相关法规,组织全警观看警示教育片,编撰《违纪违法案例警示录》,接连不断“敲钟”“醒脑”,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二是以“三项铁规”划定权力“界线”。出台《关于全市公安队伍教育整顿期间适用“自查从宽、被查从严”政策的意见》《全市公安机关严格执行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工作方案》,深入传导《纪检监察机关处理主动投案问题的规定(试行)》“三个区分开来”“四种形态”政策,划定适用界线,引导民警准确把握政策初衷、内涵,增强自查自纠的决心。三是以“生动素材”激活规矩“底线”。强力推进以案促改活动,以红头文大范围通报全市公安机关违纪违法典型案件,以身边人身边事“点醒梦中人”,做到以案释德、以案释纪、以案释法,教育引导民警深刻汲取案件教训,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守住心,安于行。四是以“第一现场”重描法律“红线”。将警示教育摆到庭审“第一现场”,通过旁听公安民警沦为“阶下囚”的违法犯罪过程,教育引导民警始终做到用党纪国法约束自己,用警令警规管理自己,坚决不越法律“红线”。
二、精准把握“开”与“关”的关系,深挖顽瘴痼疾“病灶”
“开”门整风原汁原味纳谏。一是情系百姓,收获民意。举办两场教育整顿座谈会,先后邀请市县两级“两代表一委员”、管理服务对象代表、政法单位代表、基层民警代表等45人走进警营,与党委书记面对面谈心、实打实交流,不绕弯子、不讲空话,直指问题根源,积极建言献策,收集意见建议110余条。二是脚沾泥土,访出民心。依托“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以及十四运安保“大排查大整治大检查”专项行动,将“访谈室”搬到企业、社区、村组、校园一线1500余处,坐到群众身边,倾听群众心声。三是心怀真意,倾听民声。畅通监督投诉渠道,设计制作《意见建议征集表》,封装200余信封分发群众代表,表明公安机关铁腕治警的诚意,让群众放下包袱、撇开顾虑,直言不讳谈问题;通过全市公安新媒体矩阵,向全社会公布顽瘴痼疾监督电话和监督信箱,拓宽载体评警,“敞开大门”纳谏,收集原汁原味意见建议30余条。
“关”门评议触及灵魂自省。一是“三省吾身”学深悟透。持续开展学习教育,利用早读、晚课、自学“公安三课”引导民警每日从政治立场、理想信念、规矩意识、服务意识、规范执法等方面“三省吾身”,通过不间断的“照镜”“正衣”“洗澡”,确保全警深思深醒,明心见性。二是“五层六谈”推心置腹。拟定谈话提纲,“关键少数”带头表率,紧紧围绕教育整顿“六项重点谈话内容”,通过办公“茶馆”、心理“热线”、微信“聊天室”开展谈心谈话活动3900余场次,确保“五个层面”全覆盖。三是“揭短亮丑”直击要害。广泛发动,全警动员,明确“自查从宽、被查从严”鲜明导向,亮明态度、释清政策,对标对表“5+N”项顽瘴痼疾和《政法干警自查事项报告表》9类情况,5869名民警个个揭短亮丑,如实填报,走出疑虑,打开心结。
三、精准把握“快”与“慢”的关系,铲除顽瘴痼疾“病根”
“快”刀斩麻卸甲轻装上阵。一是迅速启动违纪违法案件线索查办。先后下发《违纪违法案件线索查办工作实施方案》,制定《查办工作流程图》《查办组工作规范》《查办组保密工作制度》,建立实行信访举报、问题线索日报送制度,收到信访举报126件,查办完结70件,问责处理37人。二是强力推进重点案件评查。成立重点案件评查工作组,通过听取汇报、查阅案卷、智能化大数据排查等方式,对五类特定范围案件开展全面评查,对排查的2163起重点案件逐一分类建档,为全市交叉评查奠定基础。三是全面部署涉黑涉恶案件(线索)倒查。制定《倒查工作实施方案》,以涉黑涉恶线索办理、黑恶案件资产处置、涉黑涉恶逃犯追捕工作为抓手,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共翻查转化为涉黑涉恶案件线索232条,涉及76个黑恶犯罪团伙全部移送起诉。中央督导组下发的189条线索,已倒查124条,部、省督办的10起案件已全部倒查完毕,未发现违纪违法线索。四是认真开展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清查。成立信访突出问题攻坚化解领导小组,制定印发《清查工作实施方案》,以重复进京赴省访为重点,清查涉法涉诉信访案件181起,认定化解99起,化解率54.7%。评查案件83起,追究相关责任5案8人。
“慢”火细烹致力常治长效。一是以制度“规矩”画执法“方圆”。出台《关于加强吸毒人员排查管控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公安审计工作的意见》,传达贯彻《关于规范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防范和打击虚假诉讼的若干意见》《进一步规范治安行政案件重点环节办理和办案期限的意见(修订稿)》《陕西省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办公室标准化建设指导意见(试行)》,将执法监督贯穿全程,着力形成执法管理闭环。二是以机制“铜镜”正队伍“衣冠”。牢固树立“大抓基层、大抓基础”导向,出台《关于深化公安派出所警务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强力推进“一室两队”和“岗位制”警务运行机制,助推派出所高质量发展;健全完善《从优待警十项措施》,推动政治上关心民警、精神上鼓励民警、工作上爱护民警、生活上体恤民警走深走实,增强队伍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三是以改革“跬步”达服务“千里”。召开公安“放管服”改革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座谈会,出台《关于优化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护航高质量发展十项措施的意见》、交通违法处理“七项便民新举措”、车驾管业务办理“十二项新举措”,持续推进公安政务服务事项“全国通办”“一门通办”“一网通办”,全力推广办理出入境证件“只跑一次”、车辆全国“通检”,力争月底前再推出一批便民利民新措施,解群众燃眉之急,除群众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