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渭南交警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省交警总队和市公安局的正确领导下,始终瞄准“一年打基础上台阶、两年跨入全省先进行列”的奋斗目标,开拓创新求发展,善谋实干争一流,推动各项业务工作和队伍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交警支队被评为全市政风行风建设先进单位、为民办实事十佳单位;支队在省交警总队全年目标责任考核中位居全省第一名,被评为全省最佳支队;支队临渭大队被省委、省政府授予陕西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荣誉称号。
一是简政放权求突破,服务民生水平迈向崭新起点。强力推进简政放权,在全省率先将9座以下小型客车注册登记、科目一考试、交通违法处理、汽车注册抵押等四项车驾管业务权限下放至县级交警大队,接连推出了免检车辆注册绿色通道等16项便民利民的新举措,赢得了各级领导、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交警支队两次在全省大会上作典型发言,国务院、省市编办、市政协等中省市调研组先后莅临支队调研指导简政放权工作,均予以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栏目给予报道,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二是车驾管工作求规范,窗口单位管理水平迈向崭新起点。坚持以纠正车驾管窗口不正之风为重点,强力规范驾驶人考试,实施“社会化运作、科技化管控、人性化服务、制度化约束”,彻底扭转了驾驶人考试混乱无序的局面;开展了车驾管岗位人民满意窗口创建活动、纪律作风教育整顿活动和星级服务窗口创建活动,不断规范业务办理,加强流程监管,提升服务礼仪,整肃窗口民警执法形象,强化责任追究查处,使热点、敏感岗位工作人员在违法违纪问题面前不敢为、不愿为。狠抓电子监控交通违法行为的规范处理,出台了《根据交通技术监控记录资料处理交通违法行为若干具体规定》,对交通违法行为记分做出刚性规定,各大队全部设置了统一标准的违法处理大厅,实行流水化作业,“一站式”办公,环环相扣,相互制约,有效遏制了买分、卖分和违法铲分现象。
三是城市交通管理求创新,城区缓堵保畅水平迈向崭新起点。围绕城区道路行车难、停车难的交通管理困境,市、县两级城区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模式,累计投入交通安全基础设施建设资金3000余万元,新建、改建道路电子监控系统42处、交通信号灯84处,增设停车场站20个、停车泊位15000余个,施划道路延长线、标线64万米,设立交通标志、标牌390块,安装道路隔离护栏13500余米,设立“高峰岗”、“护学岗”60个,划定严管街15条,实施网格化巡逻管控,持续开展交通违法行为专项整治,城区机动车乱停乱放的现象明显改观,城市交通面貌焕然一新。特别是以迎接市人大城市管理专题询问和争创国家级文明城市为契机,我们在渭南中心城区全力打造“一条大街、两个窗口、三处岗点”的城市交通管理品牌,把城区朝阳大街作为交通精细化管理示范路段,把车管所和违法处理窗口作为文明服务示范窗口,把繁华街区的三处岗点作为文明示范岗点,提高文明交通水平,引领和带动全市交通管理向高水平迈进。
四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求发展,交通现代化管理能力迈向崭新起点。坚持把信息化建设作为改变落后交通管理格局、全面提升管理水平的强大引擎,支队累计投入2500余万元,建成了全市交通视频指挥中心,集成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电子警察、道路监控、驾驶人考试监控系统的实时视频图像,为视频指挥调度、交通智能化管理奠定基础;建成了现代化的网络中心机房,集成公安网、视频专网和互联网,实现了网络和应用设备的数字化管理;建成了车管业务监控中心,集成全市范围内考场、车检线的实时视频图像,实现了对驾驶人考试和车辆检测的全程动态监督;建成了渭南交警官方微信、微博、QQ和网上交警,并全部集中在视频指挥中心办公,确定专人24小时值机,全天候发布警务动态和交通信息,实现了交通动态管控和实时服务的有机统一。
五是交通安全宣传求效应,引导舆论宣传水平迈向崭新起点。以占领制高点、传递好声音、释放正能量为目标,市、县两级交警部门先后与《华商报》、《渭南日报》、渭南电视台、新浪网等省市主流、新兴媒体签订互动宣传协议,合办专栏56个,建成运行官方微博13个、微信7个、短信平台13个,累计发布警务信息1800余条,发送交通安全宣传短信160余万条,同步大篇幅、大版面专题报道交通管理专项整治和文明交通创建工作320次,正面宣传交警工作亮点、先进典型人物560次,特别是人民日报以“交警请司仪进村讲交规”、“交警穿上风扇背心”、“交安宣传进校园”为题连续3次报道我市交通管理工作,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全市交警队伍的正面形象,人民群众对交警队伍的满意度、认同率不断攀升。潼关交警大队原创微电影《爸爸的承诺》、动漫《机动车礼让行人》荣获2014年全国文明交通宣传作品优秀奖。
六是队伍建设求跨越,交警队伍正规化迈向崭新起点。强力破解长期以来制约公安交管队伍发展进步的体制、机制、保障性难题,彻底理顺了全市交警系统内部管理体制、经费保障机制和交通协管员待遇保障机制。截止目前,全市11个县市交警大队的工作经费、交通协管员工资和“三金”全部纳入财政预算;支队机关、高交大队和11个县市交警大队的内设机构改革全部到位,各县市交警大队内设机构统一设置为5个副科级建制的室(队),城区中队全部按副科级建制,部分农村中队按副科级高配,全市县级交警大队一次性增设了192个副科级岗位,有效解决了绝大部分基层交警大队内设机构长期没有级别、民警职级待遇低的问题,助推公安交管工作逐步迈上良性发展轨道。
2015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之年。全市交警系统将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防事故、保安全、保畅通”为根本,以执法规范化建设为主线,以信息化建设应用为动力,全面加强交通管理能力建设,全力推动公安交管工作取得新的发展进步。








陕公网安备 610502020004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