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渭南市人民检察院消息,近年来,渭南市人民检察院在自身防范安全工作中,积极探索符合检察规律和特点的精准化管理方法和理念,坚持重细节,抓过程、抓规范,不断健全完善各项工作规程,强化流程管理和过程控制,努力形成程序严密、标准具体、责任明确、考评科学、奖惩合理的安全管理体系,取得了明显成效。
以规范化建设为主线,着力提升基础管理水平
完善制度体系。从制度建设这个根本着手,结合检察工作的特点,制定了《渭南市人民检察院行政管理制度》,进一步界定了各部门的权限和职责。该《行政管理制度》中包含《办公秩序管理制度》、《来客来访人员接待制度》、《安全保卫工作制度》、《办案工作区使用管理规定》、《枪械管理制度》等20多个制度。涵盖方方面面,做到处处有规范,事事讲规范。通过全面建章立制,狠抓落实,切实做到安全工作警钟长鸣、防患未然。
完善安全台账体系。制定《渭南市人民检察院应急预案》,建立隐患排查工作备案制度和台帐资料,建立场所日检记录簿、消防设施记录簿、安全巡查记录簿、值班记录簿等系列台账资料。从而,使安全防范工作做到有据可查、运作规范,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完善内外联动体系。办公室、警务处积极主动与全院各业务部门建立联系机制,双方互通相关信息,及时了解各业务部门近期的工作动态和工作需要,认真听取各部门提出的安全防范方面的建议,有针对性的制定预警预案,相互配合,形成隐患排查治理的强大合力。建立警务协作机制,警务部门主动所在地派出所联系,有的放矢地做好相关防范工作。
以“防患未然”为目标,全力维护“三大场所”及车辆安全
办案区管理有条不紊。制定出台了《办案工作区安全监督员制度》、《办案工作区突发事件处置预案》等制度,规范办案工作区的使用和管理。全面落实司法警察负责办案工作区、指定监视居住场所管理职能,实行随时报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全覆盖”监控制度和用警、派警、执行警务等程序。全年院相关部门共使用办案工作区165人次,其中自侦部门46次,侦监公诉等部门共119次,均能做到管理到位、使用规范,有效地保障办案安全。
办公区安全常抓不懈。规范人员进出。为加强办公场所安全,实施了外来人员进入办公大楼登记制度。二是严格值班制度。每天安排一名院领导和处室主要负责人值班,加强对安保人员的监督管理,严格执行值班巡查规定。
车辆管理严格细致。制订实施《车辆管理制度》、《驾驶人员工作职责》,确保车辆规范管理和使用安全。实施车辆封存制度、驾驶员行车日志制度,推行车辆定点、定车加油;车辆定点维修和定期保养等项新举措。通过改革管理办法,找差补漏、严格奖惩、精细管理,有效保证了车辆使用安全。
以隐患治理为重点,推进管理精细化建设
做好“小题大做”文章。从检查节假日前车辆有没有全部入库等,把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入手,排除安全隐患,不留死角。通过“抽丝剥茧”,对能遇见的隐患要彻查到底,对不能确定的问题要一步一步有层次地细致分析,寻踪觅源,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抓住不放,提出了限期建立健全责任制、消除隐患的意见。督促整改,一抓到底。把不确定变为确定,直到隐患排除。
建立“联查”机制。适时组织办公室、纪检、警务、后勤中心部门人员联合进行检查,重点对电源机房、通信机房、档案室、办案区及用电安全情况进行了检查。在检查中,检查组注重把工作做深、做细、做实,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不遗漏任何一个死角,做到排查不走过场,整改不留隐患。发现隐患,即时整改。在办公室楼全方位安装监控探头,进行24小时全面监控。
加强信息化建设。高度重视现代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对提高管理水平的作用。加大经费投入,对保管、存放警具、物证、卷宗的库房及设备,重点涉密部门、部位,档案室、计算机机房的门窗进行了重点加固,专门安装了防盗门,严防盗窃等事故的发生。









陕公网安备 610502020004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