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政法委坚持四个注重全面推进平安渭南建设
今年以来,市委政法委坚持把平安建设放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来谋划,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大力弘扬法制精神,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全力推动“平安渭南”建设买上新台阶。
一、注重突出民意导向,致力于推动平安创建向纵深发展。平安不平安,群众说了算。全市级政法综治部门紧密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建立健全以民意为导向的工作机制,使“平安渭南”建设真正成为惠民工程、民心工程。一是建立完善科学合理的考评指标体系,不断增加群众意见在平安建设绩效考评中的比重,确保平安建设始终顺应群众意愿、符合群众要求。二是健全完善各项联系群众工作制度,坚持深入村组、深入社区,深入一线,听民声、察民情,找准群众对平安建设不满意的根源,不断增强平安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做到换位思考,站在群众的立场反思平安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对群众深恶痛绝的事“零容忍”、对群众急需急盼的事“零懈怠”,不断提升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确保“平安渭南”建设取得实效。
二、注重运用法治思维,致力于提升平安创建的法治化水平。全市政法综治部门牢固树立依法治理的理念,切实提高平安建设法治化水平。一是把依法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作为根本任务,正确处理好打击与保障人权、社会管理与服务群众的关系,把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要求落实到“平安渭南”建设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二是把依法解决矛盾和问题作为基本要求,切实做到依法化解社会矛盾、依法预防打击犯罪、依法规范社会秩序、依法维护社会稳定。三是把引导群众依法表达诉求作为重要内容,加强法制宣传教育,鼓励群众通过诉讼、仲裁、调解等法律渠道解决矛盾纠纷,努力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
三、注重抓好信息化应用,致力于提高平安创建的科技化水平。牢固树立向科技要警力,向信息化要战斗力的理念,按照科技引领、信息支撑的思路,加快推进平安建设信息化进程。一是着力实现平安建设信息资源的共享共用,加强对政法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规划,加强政法单位之间的信息资源整合。二是着力推动信息化建设成果更好更快地转化为平安建设能力,以“853”工程建设和实战应用为抓手,年内实现全市范围内社会治安视频监控资源联通共享,推动信息化建设成果更好地转化为现实战斗力。三是着力运用信息化提升社会管理服务效能,努力为群众提供更加方便快捷、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四是着力推进平安建设与智慧城市建设的深度融合,尽可能地把平安建设的内容纳入到智慧城市建设之中,提升平安建设的智能化水平。
四、注重统筹各方面力量,致力于形成抓平安创建的合力。全力构建党政领导、综治协调、部门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平安创建工作格局。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深化平安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把平安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实到各部门、各单位,落实到责任人。二是密切部门协作。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强沟通协调,强化资源共享,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三是强化区域联动。逐步探索建立平安建设跨区域协作平台,消除地区壁垒,加强横向配合,共同应对日趋复杂的跨区域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问题,实现互援互助、协调联动,有效提升平安建设的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