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是最大的民生福祉,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深入开展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非法经营、非法集资、合同诈骗、电信网络诈骗等严重危害市场主体和群众权益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依托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推出治安、户籍、出入境、交管等领域“放管服”改革,强化预警预防,源头治理......
2023年,渭南市公安局聚焦省市“三个年活动”,锚定建设黄河中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核心示范区战略目标,忠诚履职、主动作为,竭力打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为高质量发展厚植平安稳定“沃土”,以更高水平平安建设为更好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聚焦打防主业
当好优质营商环境“护航员”
2023年11月,潼关县公安局接到该县一公司财务人员报警称,被电信网络诈骗600余万元。被骗资金如果不能及时追回,公司将陷入困境。接警后,潼关县反诈中心民警快速梳理案情,立即对涉案银行账户开展紧急止付工作,最终,在部省市县四级反诈中心的上下联动下,成功为企业挽损551万元,确保了该企业正常运转。

打击各类侵害企业和群众合法权益的突出违法犯罪,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是公安机关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
渭南市公安局紧盯侵犯知识产权、商业贿赂、非法经营、合同诈骗等涉企违法犯罪行为,以及强揽工程、欺行霸市、封门堵路、恶意阻工、寻衅滋事、敲诈勒索等妨碍市场主体生产经营的违法犯罪活动,以华山“利剑”行动为牵引,开展系列专项打击整治,截至2023年11月底,全市共破获刑事案件10725起,同比上升4.15%,抓获刑事犯罪嫌疑人13177人,同比上升7.92%,全市刑事立案同比下降1.56%,发现受理治安案件同比下降2.93%,社会治安持续稳定;坚持高压严打涉毒犯罪案件,抓获吸贩毒人员745人,缴获各类毒品88.9公斤,有力净化了项目建设和经济运行环境。
——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深化四大行业领域和新三大行业领域整治,紧盯敲诈勒索、寻衅滋事、欺行霸市等九类涉黑恶线索,组织开春季破案攻坚打击惩治涉网黑恶犯罪百日会战,打掉恶势力犯罪集团2个,恶势力犯罪团伙7个,破获九类涉恶刑事案件28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957人。
——坚决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依托云端打击主战模式,依法严打合同诈骗、非国家人员受贿、非法经营、虚开骗税等经济犯罪,共破获相关案件6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86人,追赃挽损2500余万元。
——严密防范金融领域风险传导。依法严惩非法集资、传销等涉众型犯罪,破获相关案件17起,抓获犯罪嫌疑人79人。
——强化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保护。始终保持对食药环和知识产权领域违法犯罪的高压震慑态势,深化“昆仑2023”专项行动,共侦办相关案件10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44人,打掉犯罪窝点27个,犯罪团伙23个,涉案价值2.61亿元。
强化综合治理
筑牢社会发展“平安网”
2023年10月1日,大荔县公安局官池派镇工业园区一公司内两台笔记本电脑夜间被盗,电脑里存储有公司大量秘密文件。接警后,民警通过细致调查和大量走访,精准锁定嫌疑人孙某,并远赴外省市将孙某抓获,及时避免了公司技术文件泄密和财产损失。
2023年,渭南市公安机关全面强化社会面管控和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先后组织开展春季社会治安清查整治专项行动、春季安全稳定风险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有力净化了社会治安环境,特别是“夏季行动”期间,开展13次夏夜巡查宣防集中统一行动,推动实现7、8月份全市刑事立案同比下降28%、19.13%,有力保障了全市社会治安持续稳定。期间,圆满完成“中国-中亚峰会、中冠足球联赛”等30余次重大安保任务,渭南市公安局和韩城市公安局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陕西省服务保障中国—中亚峰会先进集体”
——强化区域警务协作联动。晋陕豫三省运城、临汾、三门峡、济源、渭南五市公安机关积极探索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跨地域联动联治,探索建立重大刑事案件、打击破坏生态环境、打击新型经济犯罪、治安查控等长效机制,逐步形成省际合作、联动共治的工作格局,坚持不懈地保护黄河生态,保障黄河金三角长治久安。
——创新基层社会综合治理。大力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公调”对接、“庭所”衔接、“专群”结合、“警网”融合等四方联动机制,健全源头化解、联动化解、三级化解、命案复盘等四法化解体系,推出派出所基层社会治理“六个精准”模式、巡特警“五二一”巡防机制等经验做法,累计排查化解矛盾纠纷8200余起,实现个人极端暴力犯罪和重大群体性案事件“零发生”。全市交通事故四项指数同比全面下降,特别是亡人事故、伤人事故分别同比下降18%、8.8%,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工作考核连续10个月位居全省第一方阵。
——主动服务保障企业生产经营。渭南市公安局建立领导包抓联系重点企业制度,深层次帮助重点项目、重点企业解决突出问题和实际困难。各基层公安机关因地制宜,通过建立“项目警长制”,成立“警务警官”“护企专业队”“义警队伍”“冬枣矛盾纠纷排查中心”等,强化对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排查预警和内外部治安巡逻防控,为企业生产经营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
——强化执法质量监督管控。持续推进三级智慧法制平台深度建设应用,将执法全流程纳入实时监督中,有效减少和避免了各类执法问题的发生。2023年,共巡查警情142000余起,对发现的执法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优化政务服务
便民利企“零距离”
想群众之所想,办群众之所盼。渭南市公安局紧盯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出台30条便民利企优化营商环境措施、深化“放管服”改革22条措施,白水县公安局推出“交所合一”改革,着力解决一批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的问题。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限时办结制”“一次性告知制”“首问责任制”等户籍窗口服务制度,推出“跨省通办”业务全类型、全流程、全线上办理,依托“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平台,打造“掌上户籍窗口”。2023年,全市共办理“跨省通办”业务5056笔。
——创新重点行业场所管理。以提升改造“旅馆业治安信息管理系统”和全面推广“旅馆业智能APP”“娱乐场所APP”“爆平安”APP为抓手,创新实施互联网、无感知、全覆盖监管,特别是在华州创新试点运行“互联网+无证入住”,切实提升旅馆业、民爆作业行业的治安管理水平。
——优化公安交管服务。交警部门陆续下放96项车驾管业务,积极探索“警法、警邮、警保、警医、警银、警企”多渠道合作模式,建成科目二、科目三社会化考场14个,全市在用社会化考场达到26个,县域考场覆盖率达到了80%,在各县市设立了150个业务办理点、27个机动车登记服务站、35家4S店临时号牌核发点,实现了民生车管、阳光车管、智慧车管的显著变化。
——深化出入境管理服务。定期走访涉外企业,及时了解外籍专家人才和我市企业赴外经商出(国)境需求,通过开通绿色通道、缩短办理时限、开展延时服务等方式,为辖区企业人才办理签证证件提供便利。目前,已为20名涉外人员提供“急事急办”绿色通道,节假日为群众办证350余人次。
此外,渭南公安机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强化政治建警,围绕基本体能、对抗抓捕、应急拉动、心里素质、科技应用、政策法律、群众工作等,开展政治轮训73期、专业培训427期、比武竞赛45场、实战演练168场,培训民辅警58000余人次,民警队伍能力素质全面提升。同时,积极落实严管厚爱举措,从“职级待遇、饮食住宿、美丽警营、医疗保障”等小切口全面发力,推动公安队伍建设和公安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大力弘扬英模精神,全市66个集体、154名个人受到部省表彰奖励;深化典型宣传,开展“双十佳”评选活动,激发队伍干事创业热情,为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