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一个多么美好的字眼;梦,一个多么神秘的憧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个人,都希望梦想成真!
我的梦,不是升官发财,也不是花前月下。我的梦在警营,我的梦在“110”。
有一个电话号码,也许你一生都不会拨打,但它却随时守护着您的安宁;有一种情结,也许会被岁月湮没,然而它却给你刻骨铭心的记忆和恩情。
这个号码,就是“110”;这种情结,就是我对大荔公安报警服务台最美好的回忆和憧憬。
大荔公安“110”,从建台起已走过20个春秋。这个由娘子军镇守的公安前沿阵地,这个由警花组成的公安服务“窗口”。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一路走来,历尽了无数艰险,做出了卓越贡献,赢得了群众的口碑和无数光荣。
2014年初春,乍暖还寒,洛河两岸寒意袭人。
“报警!110!”
“110!报警!”
一个深夜,大荔公安指挥中心报警服务台警铃声不断响起。两名歹徒驾车流窜羌白镇农村,假装购买香烟连续抢劫作案。
随着值班局长一声令下,接警员迅速下达出警指令。刹那间公路上警车呼啸,警灯闪闪,一张无形的大网在夜幕下悄悄张开,一场堵截追捕抢匪的战斗迅速打响。
凌晨1时,一辆黑色小轿车幽灵般爬上国道,飞也似的向县城方向驶去。
“目标出现!”一声呼叫,设卡盘查的民警箭拔弓张,迅速出击。可那黑色小轿车并不理会民警停车检查的示意,强行闯关,疯狂地冲了过去。
“追击!”
“堵截!”
指挥中心,指挥员通过“110”报警台向洛河桥卡点和城区巡特警下达指令。
顿时,凄厉的警报声划破夜空,警车风驰电掣跟踪追击。洛河桥头,巡特警、交警和城区派出所民警严阵以待,发光背心照亮那一双双警惕的眼睛。
1时25分,那辆黑色轿车驶向桥头。看到前有民警设卡堵截,后有警车紧追不放,劫匪被迫停车束手就擒。为满足毒瘾铤而走险,20天连续抢劫作案15起的两名抢匪落入法网。
“有难必帮,有险必救”。“110”的姑娘们接听的是电话,眼瞅的是荧屏,心连着的是大荔73万父老乡亲,因为她们知道电话那头是身处危难等待救助的群众。
看!洛河桥头,一个80多岁的耄耋老人因儿子不孝绝望地要跳河轻生。接到报警,“110”一声令下,洛河两岸3个派出所所长带领民警同时赶到。老人被救后被送回家中,不孝的儿子受到教育,从此孝敬母亲,远近闻名。老人逢人就说:是“110”给了我幸福的晚年。
听!寒冬腊月,半夜时分,大荔街头传来一个小孩的哭声。年仅10岁的小望龙因考试成绩不好被父亲责打,私自离家出走,从澄城县流落大荔街头。“110”接到求助电话后迅速组织出警,小望龙被接到巡警大队,民警为他洗澡、买来羊肉泡馍,睡在大队长那干净温暖的被窝里。次日上午,离家出走3天的小望龙高兴好奇地第一次坐上警车,被民警护送回到家乡澄城。
每逢春节,外面锣鼓阵阵,鞭炮声声,人们举家团聚欢度佳节。而“110”的姑娘们,正守候在那神圣的岗位,耳边响起的是报警电话的铃声。在她们心里,始终装着万家灯火,装着万户平安,装着大荔的父老百姓。
啊!春夏秋冬,寒来暑往,大爱无垠。“110”这个连结警民鱼水关系的“桥梁”,这个展示人民卫士形象的“窗口”,不知救助过多少群众,也不知为多少人提供过帮助。
看!那“全国巾帼文明示范岗”、“渭南市创新示范岗”和集体三等功的奖杯、奖牌,无不浸透着一代又一代接警员的心血和汗水,无不展示着大荔公安“110”的功绩和风采。
社会安宁,是她们经久不变的追求;群众满意,是她们春华秋实的收获;人民幸福,是她们日夜憧憬的梦想。
习风阵阵遂人意,朝阳融融暖民心。2015,公安争先创优活动如火如荼。
中国梦、我的梦、“平安创建”为“110”姑娘们插上了梦想的翅膀。让梦想成真,让美好的憧憬在蓝天上自由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