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首页 >平安建设 >正文
临渭区崇凝镇创建“平安镇”工作纪实
时间:2015-04-23 作者: 特约通讯员 康国光来源:渭南政法网
【字体: 打印

渭南政法网特约通讯员   康国光临渭区崇凝镇地处长寿塬中心位置,距渭南市区20公里,全镇辖12个行政村,108个村民小组,驻镇单位28个,辖区居民2.7万人,耕地面积3.6万亩,以苹果、畜牧养殖为主导产业,属渭华起义发祥地、陕西省第一个苏维埃政权诞生地,全国优质苹果生产基地、果业百强乡镇、渭南市文明镇、临渭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

2014年以来,面对当前新的信访形势,崇凝镇党委、政府积极转变思路,强化领导,改进方法,扎扎实实为群众解决信访问题,全镇信访工作形势明显好转,群众信访活动规范有序,平安建设成效显著。 

创新举措,突出积案化解保稳定

在信访工作中,崇凝镇注重积案化解。一是对有理有序上访的,热情接待,认真解决问题;对有理无序上访的,先批评教育,整顿秩序,再接访,解决问题;对无理无序,特别是打着信访的旗号,聚众冲击党政机关,堵门堵路,触犯刑律的,采取断然措施,依法处理。对少数人预谋组织的群众集体上访,在收集证据,进行细致思想工作的同时,依法对少数牵头组织者进行严肃处理。二是抓排查。切实做好不稳定因素的排查化解工作,坚持每月排查上报,从源头上减少群众上访,对信访隐患做到心中有数,增强工作的针对性。特别是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做到及时发现,准确掌握,超前处置。三是积极应对抓调处。做好新形势下的信访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增强调处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该镇着力在改进工作方法上求实效,倾力抓初访,提高一次性办结率转变。在信访问题接待中,本着对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对群众反映合理的问题,一次性给予答复、办结;对一时办不到或不合理的要求,耐心细致地做好群众的解释、说服工作,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如靳尚村村民反映好的联通信号塔建设问题、垃圾场设置问题、叫停广场舞活动问题、杈张村庄基纠纷问题、崇凝村赡养问题、小关堡村民原在企业工作补助问题、昝王村养老保险缴费纠错问题均第一时间入户调查,并一次性处理答复,未出现二次上访现象。四是千方百计抓积案化解。崇凝镇在抓好新发生信访问题的同时,十分注重抓好信访老户的清理工作。针对一系列历史遗留和重复访问题,集中开展“重访专项整治”活动,成立专门工作队,现历时十余年的崇凝六组门面房案件基本调解到位,规范租金收入100余万元,理顺崇凝村公章移交问题,收回小组公章11枚;彻底解决严百明提出的与靳尚村砖厂土地纠纷;严百明屋后树木纠纷解决到位,墙外砖堆已搬离。协调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王春阳约见严家村村民严百明,听取其信访诉求,帮助其理清思路,打开心结,理顺情绪。同时,建议临渭区落实化解责任,由区法院协调远程视频接访,使其不用跑远路,同样完成问题的反映,表达个人的诉求。五是抓普法教育营造依法治镇氛围。在加大信访问题处理力度的同时,坚持依法治镇。组织村组干部集中学习三资监管法规和国家《信访条例》等有关法规政策;组织镇村干部集体观看《小官大贪》廉政教育片,引导教育涉访人员依法解决个人诉求,利用集会开展液化气使用常识,土地法规,安全生产知识、平安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从建立和完善分流机制入手,使信访问题得到依法分流,依法处理。 

完善制度,落实责任促规范

崇凝镇党政领导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做到了六个亲自,即亲自部署矛盾排查调处工作,亲自阅批群众来信,亲自接待群众来访,亲自包案解决老大难案件,亲自调查研究,亲自督促检查。并在镇机关实行党政领导及班子成员公开集中接访制度。做到了接访领导、范围、时间、地点、形式、程序和结案七公开,并定期联系区纪委信访直通车到村上收集群众意见。截至目前,全镇新发生的疑难信访问题均得到及时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也基本解决到位。 

崇凝镇党委实行分片包联制度,并实行责任追究。对因解决问题不到位、排查矛盾不到位而引发的集体越级访的,视情对责任实行诫免,直至党纪、政纪处分。此制度的落实,起到了较好地教育警示作用。

为了推进平安建设工作,全镇新增安装视频监控10余处,安装视频监控累计达187个,实现全镇12个行政村及所有出镇路段视频监控全覆盖。全镇年度内刑事发案18起,发案率同比下降21.7%;治安案件年度内发案22起,发案率同比下降21.7%,公众安全感和平安建设知晓率位居全区先进行列。

提高效能,架起便民连心桥

崇凝镇以“综合服务、提供帮助、便利快捷、公开透明”为目标,本着服务经济发展、方便群众的宗旨,实行“开放式办公、一个窗口受理、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的管理体制,为各类服务对象办理了大量的实事、好事,极大地方便了群众,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镇政府便民服务中心,统一配备办公桌椅、电脑、电话、打印机、档案柜等办公室设备和方便服务对象的休息椅、报架、饮水机等便民设施,并印制了服务指南和各项工作流程等资料,设立意见簿、投诉箱、举报电话、公开栏、滚动电子显示屏等,整个服务中心主题鲜明、内涵丰富,简洁新颖、美观大方,初显规模。全镇12个行政村,村级便民服务室已经基本达标并运行正常。制度牌、标识牌、登记薄、意见簿配置齐全,工作开展良好。截至目前,镇便民服务大厅受理各类业务2353件,接待咨询286人次,村级便民服务室受理54306件,接待咨询935件。便民服务中心整体运行平稳,群众感受到了服务质量的提高,感受到了办事的快捷和便利,群众的满意率不断提高,搭起了服务群众的连心桥。

在深入开展“平安建设”活动中,全镇坚持平安建设宣传活动与打击村组干部违法违纪活动相结合、与平安知识答题活动相结合、与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工作相结合、与群防群治治安巡逻活动相结合、与积案化解及矛盾纠纷大调处活动相结合、与推动各项中心工作顺利开展相结合,制定下发了《关于成立崇凝镇平安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及督查组的决定》、《崇凝镇平安建设实施方案》、《关于在全镇开展平安建设知识答卷的通知》,发放《平安知识手册》7500份、《平安宣传画》7500份、平安建设入户调查问卷7500份,发放崇凝镇平安建设倡议书10000份,张贴平安建设大公告300份,在驻镇单位、便民服务窗口、村委会设立平安宣传点40余处,制作悬挂平安灯箱200余个,悬挂横幅100条,制作大型宣传牌8块,刷写墙体标语13条,成立督导组6个,组装宣传车2辆,组建平安志愿者队伍26个,参与队员436人,收集反邪教征文稿件7篇,平安创建宣传工作深入人心,全镇的“两率一度”明显提高,打造“平安乡镇”工作已初见成效。

一年来,崇凝镇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19人次,其中来信11件,来访8起,全年无进京非访、无赴省集体重访、无信访积案,无命案发生,无重大安全事故,无吸毒人员、无邪教活动、重大矛盾纠纷化解率100%,2014年4月被临渭区委表彰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平安建设工作位列全区先进行列,2015年3月,被渭南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平安镇”,为全镇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提供了坚强的环境保障。





]

10月28日,渭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十四五”期间平安渭南建设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记者...[详细]

为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升行政执法质量,筑牢法治政府建设根基,近日,临渭区召...[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