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韩城市公安局桑树坪派出所在杨岭村成立警务室,由我担任警务室民警。因为我刚从警不到两年,工作经历尚浅,村里安排了50多岁,曾当过村党 支部副书记、治保主任多年的史占堂担任警务室辅警。上任伊始,史主任就谦虚地告诉我:“小程警官,警务室,你为主,我为辅,你负责案件查办,我协助你调解 矛盾纠纷、帮助你开展好巡逻防控,共同为杨岭村村民服务。”简单质朴的话语,既是鼓励,也是分工,说明了职责,分清了任务,帮助参加公安工作不久的我理清 了工作思路。
2007年5月中旬,杨岭村80多个村民因相邻的兰利煤矿占地、过往拉煤车压坏乡村道路,手持铁锨、锄头等工具到该矿井口 拦挡矿方生产,并与矿上多名工人发生拉扯,群体性械斗一触即发,辅警史占堂第一时间赶到。当我们值班民警赶到现场时,“老史叔”正奋力拦挡村里的“激进分 子”,并给当事双方用现场的白灰划定区域。看到警车来了,他一边大喊:“派出所民警来了”,一边将情绪激动、扬言要动手的几个年轻人推到了人群后边。我们 到场后,“老史叔”表情严肃地给双方介绍派出所出警的派出所领导及民警,以缓和在场人的对立情绪,也无形中告知其若采取过激行为,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最 终,在派出所处警民警、辅警和在场群众的努力下,当事双方负责人都劝住了自己的人,承诺不再采取过激行为,答应协商解决矛盾纠纷。就这样,一起可能引发群 体性械斗的事件得以和平解决,使得刚参加公安工作不久的我,感受到了“警力有限,民力无穷”的力量,尝到了从基层干部、群众中学习工作经验的甜头。那一 年,我被市局评为优秀责任区民警,史占堂被评为先进基层工作者。
2008年9月份的一天,我正在派出所值班,“老史叔”来电话:“村里 来了几个20岁左右的年轻人,兜售一辆崭新的农用三轮车,要价非常低,可能来路不正,你们赶紧过来”。我们到达现场后,“老史叔”正在和那几个年轻人“谈 价钱”。再看三轮车,崭新的“红丝带”还扎在车轮胎上,明显被撬动过的车头伤痕累累。四个小青年一见警察撒腿就跑。在“老史叔”和周围群众的协助下,四人 束手就擒。四人随后交代,他们是大荔县城关镇人,因为年龄小,又辍学早(不满16周岁),爱上网又没有钱,就连夜将停在大荔县城路边的一辆三轮车偷走,想 赶紧脱手换钱。更富有戏剧性的是,当民警联系到大荔失主李某时,他居然不知道车已丢了。原来,李某辛苦攒钱买了车,全家人高兴之余喝酒助兴,就将车停在家 门口,根本不知道一夜之间,三轮车已被偷开至百里之外。受害人千恩万谢到派出所领车时,领导联系“老史叔”,但“老史叔”婉言谢绝,说警务室还要值班,说 村里还有事,一如以往见到他那般默默无闻、那般慈祥可敬、那般认真负责。
转眼到了2013年,桑树坪派出所给辖区各交通要道、出入口安 装视频监控“小探头”时,我又联系“老史叔”。 近半个月时间,“老史叔”带着我们走遍村里的各个巷道,问完了村里的干部群众,实地考察,用心布点,安 装、调试,直至“小探头”正常运转。期间“老史叔”对我说:“小程警官,叔年龄大了,为群众服务有点跟不上节奏,安装监控真是件大好事,就是叔腿脚不够灵 便了。”我也没在意,一个劲给他说:“你身体还好,老当益壮,还能再干几年。”视频监控“小探头”安装当年,杨岭村第一次实现了刑事治安“零发案”,村民 享受到了现代化安全防范带来的好处。
也就在那一年冬天,“老史叔”因病卧床不起。桑树坪派出所领导及同志抽空去看望时,虽然他已经不能 行走,但依然乐观向上,笑对生死。坦言他很享受那些曾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日子,很喜欢协助派出所做好警务室工作,很愿意为派出所民警分担辛苦,听得在场人 潸然泪下。不久之后,“老史叔”溘然离世,走完了他人生64个春秋。
又是一年清明时,我们怀着无限眷恋的心情,深切怀念勇斗歹徒,不怕 牺牲的英雄先烈,怀念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以身殉职的公安民警。同样,我们亦深切缅怀那些勤劳勇敢、质朴善良,为公安事业做出贡献,离我们而去的辅警同志 们,因为在他们身上,同样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同样值得我们学习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