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季度以来,渭南消防针对节点多、任务重、形势严这一实际情况,科学研判当前火灾形势,因地制宜持续推进专项治理行动,细化工作举措,加大工作力度,深入排查整治火灾隐患,以决战之姿为2015年防火保卫战胜利开局。
发挥政府主导,落实部门责任。为进一步提升社会化消防体系,避免消防工作“单打独斗”的工作局面,渭南消防支队党委先后5次向市主要领导汇报全市火灾防控相 关工作,推动市政府召开全市春季火灾防控工作暨劳动密集型企业消防安全专项治理视频会议,市政府和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先后下发《关于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火灾隐 患大排查》的通告和《全市劳动密集型企业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同时12个县(市、区)相继召开消防工作专题、联席会议, 明确了市、县、镇政府的主导责任和各行业系统的直接责任。支队还积极推动市政府将劳动密集型企业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工作纳入2015年全市消防工作考核内 容,并逐级与12个县(市、区)及23个行业部门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实施行政问责制。一季度以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郑光照、韩城市市长李智远、 蒲城县县长李军政、合阳县县长杨武民、澄城县常务副县长白泉朝、大荔县副县长王德强、白水县副县长张晓康等25位市、县两级领导,在重点时段、重大节日期 间亲自率队开展消防安全检查40余次,督办解决消防工作难题50余件,全市范围内形成了政府牵头主导、多警联勤排查、社会监督整改的良好局势。
强化检查培训,提升执法效力。渭南消防支队创新工作模式,建立社会单位监督检查、教育培训与消防演练相结合的“三个一”工作机制。2015年,经过详细摸底 排查和反复研究验证,支队重新调整确定全市1263家社会单位单位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按照“每日一查、每周一课、每月一练”工作计划,各级监督执法人员 在辖区单位开展日常检查的同时,将执勤中队纳入对本场所的消防培训和演练中,做到了边检查边培训边熟悉边演练,切实增强最后一道防线的有力部署。截止3月 底,全市共检查社会单位2728家,发现火灾隐患3395处,督促整改火灾隐患3245处,临时查封单位21家,行政处罚32起,责令“三停”单位16 家,罚款65.6万元。各地组织社会单位员工共开展消防培训260余次,发放消防培训书籍和资料20000余份,开展消防灭火疏散演练90余次,近万名单 位职工参与了消防培训和演练。
打造消防试点,推广先进经验。为一进步推动消防工作社 会化,渭南消防支队在全市范围开展“抓典型、树先进、促规范”行动,突出“人员密集、易燃易爆、劳动密集、乡镇街道、行业部门、社区、学校”七类场所,建 立消防安全试点单位。各地将辖区单位进行细化分类,挑选规模大、设施全、消防制度较完善且具有行业代表性的单位开展社会化消防试点工作。大队推荐两名防火 业务熟练、技术经验丰富的业务骨干,对试点单位进行“一对一”帮扶指导。技术组人员深入单位全面了解消防安全环境,主动上门提供消防技术服务,现场指导消 防工作建设,致力于将试点单位打造成行业消防典型,并在全市分类别分行业、有目标有针对地进行试点经验推广,全面提升社会火灾防御能力。目前华县大队已确 定城关派出所和杏林镇政府为消防安全试点单位,其他各县正在紧张筹备中。
宣教并行推 进,扩大舆论声势。一是多角度全方位宣传。渭南消防支队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多视角、全方位地报道消防工作动态,传播消防安全知 识,切实做到了广播有声音、电视有节目、报纸有文章、网络有阵地、街道有标语,大大普及了报火警、扑救初起火灾、火场逃生自救等消防常识,不断筑牢群众思 想防火墙。二是开展“上门”宣传服务。渭南消防各大队积极发动消防志愿者和部分社区工作人员组成火患查找队,与执法人员一起走进社区家庭,挨家挨户帮助居 民查找火灾隐患,为市民送上消防安全知识。同时支队联合公安、安监、工商等部门,深入隐患企业,上门走访,讲明隐患的严重性、火灾的危险性、整改的必要 性,强化企业员工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的消防安全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消防安全素质。三是媒体集中曝光。渭南消防支队主动协调陕西广播电视台、西部法制报、 渭南电视台、渭南日报等媒体开设消防宣传专栏,定期专题报道渭南消防专项行动治理动向和火灾防控工作成效,形成全社会关注、支持、参与隐患整治的强大舆论 声势。截至目前,全市共开展5次劳动密集型企业隐患集中曝光行动,在省、市级各类媒体共曝光隐患单位18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