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力推进春季消防安全工作,渭南消防立足实际、精心安排,巧借“四个平台”,全方位、多层次不断深化和扩大消防宣传覆盖,全市悄然掀起一股春季消防宣传热潮。
紧 抓“开学季”——上好消防第一课。新学伊始,渭南消防各级纷纷抓住“校园开学之季”,积极深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消防第一课”宣传教育活动,采取 面对面讲解消防安全知识和灭火逃生技能,校园师生开展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等方法,开展校园逃生灭火预案实战模拟演练,从模拟火场、报警、灭火疏散逃生等多 角度开展实战面广,现场手把手传授师生消防灭火器操作,影响、指导、帮助和带动学校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增强广大中小学校师生消防安全防范意识。同时,全市 各所院校师生纷纷以踏红门齐聚部队警营,开展新学期“消防第一课”零距离体验消防部队生活等活动,以参观消防车辆、装备器材展示,现场感触消防警营文化, 学习消防安全知识,练一手“消防本领”,学叠“豆腐被”等一系列活动,现场师生们积极参与热情高涨,通过开展新学期“消防第一课”,不仅培养了师生树立 “学消防、懂消防、用消防”思想,同时更进一步拉进了广大校园师生与消防安全的距离。
三 股“微力量”——构筑春季防火墙。为进一步推进社会化消防宣传工作,营造全社会高度关注、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渭南消防认真分析当前宣传工作的发展态势, 迅速行动,依托“微公益、微广告、微平台”三股微力量,全力推动春季消防宣传持续发力。“微公益“面对面传授消防常识。支队充分利用大学生志愿队、社会单 位等消防志愿者群体,成立宣传小分队,依托“网格化”工作阵地,分批次分时段组织消防志愿者开展包括发放宣传资料、排查消防隐患等多种形式的消防宣传活 动。“微广告”提高群众消防意识。借助各类媒体广泛发动宣传,在全市各大电台循环播放公益微广告,加大春季播放频次扩大群众受益面;同时,充分利用户外视 频、电子显示屏、灯箱广告、橱窗板报等宣传平台播放公益广告、安全提示等,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支队充分利用“微平台” 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 及时发送消防提示。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进一步开发和完善两大平台的服务功能,使广大群众只需动动手指、刷刷手机屏幕,就能了解消防安全常识、火灾预 防常识、逃生自救方法、防火灭火常识以及消防法律法规,形成了“人人懂消防、人人会逃生”的良好局面。
巧 借“宣传月” ——消防科普进社区。为进一步扩大春季消防宣传深度和广度,强势掀起消防宣传热潮。渭南消防联合市消防协会借助渭南市暨临渭区第二十三届 “科技之春”宣传月科普进社区活动启动仪式,在市临渭区信达广场开展了以宣贯消防法律法规、消防常识等为主要内容的消防宣传活动。活动通过设置消防宣传咨 询点,摆设消防宣传教育展板等形式,向广大群众普及消防安全知识。同时支队宣传人员一边耐心详细讲解,一边为过往市民发放《消防安全常识二十条》、《社会 单位四个能力建设》等宣传资料,市民在听完宣传人员的讲解后,纷纷表示感触颇深、受益匪浅。据统计,活动当日共发放各类消防宣资料2000余份、接待群众 询问消防知识100余人,受教育人员达5000余人。宣传活动通过直观、面对面的宣传方式,吸引广大群众积极参与进来,有效增强了全民消防安全意识和消防 法制观念,营造了“人人关注消防、参与消防”的良好氛围。
借助“3 •15”——消 防支招辨真伪。渭南消防以“3.15”消防者权益日为契机,整合多方资源,丰富各种宣传形式,“摆摊设点”强化消防产品知识宣传。活动中,各地消防大队联 合当地工商、质检等部门深入辖区人员密集场所开展消防产品消费者维权活动,向过往市民发放《消防产品监督管理规定》、新《消防法》、消防常识等多种消防宣 传材料,并现场向群众讲解消防产品的使用保养方法、辨别真伪方法和各种消防产品的市场准入制度及执行标准。支队以“深挖严纠” 联合多部门对市区消防器材 经营部、在建工程和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产品质量进行集中清查。同时,支队依托媒体引导市民“辨伪存真”,充分利用渭南电视台、《渭南日报》、《西部法制 报》专版等主要媒体权威发布了消防产品购买及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区和陷阱,依托网络阵地,充分发挥微博和微信的广泛影响力,发布消防产品如何辨别真伪 及检验方法,在全市掀起了一股打击假冒伪劣消防产品、人人学习鉴定消防产品真伪的良好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