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警在街头武装执勤。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公安局长吴新利带领全体民警向全县人民庄严宣誓。

民警进村入户访民情、察民意、解民忧、安民心。
初秋的大荔县城,风轻云淡。千百年来,这座古老的小城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黄河西岸、渭水之滨。如今,这颗璀璨的明珠,正在和谐的天地里闪闪发光。和谐的背后,凝聚着大荔400余名公安民警的辛勤汗水,更承载着他们践行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俯身倾听民声、全心为民办事”的真诚。
民有所呼,警有所动
让违法犯罪无所遁形
平平安安,这是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最基本的要求。没有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何谈发展?
但是,平安的环境来之不易。平安的环境,从来都是要靠热血和汗水去获得。平安是一个系统工程。对此,大荔公安有着自己的解法——
老人辛辛苦苦攒了大半辈子的血汗钱,被不法分子轻易骗走了;犯罪分子拐卖妇女儿童,造成本该幸福的家庭破碎……这些违法犯罪,大大影响了群众的安全感,是平安的绊脚石,群众对这些犯罪分子深恶痛绝。
“老百姓最痛恨什么犯罪,就严厉打击什么犯罪;老百姓反映什么治安问题最突出,就集中整治什么问题。民有所呼,警有所动,我们人民公安就是人民的保护神。只有俯身倾听民声,我们这支队伍的战斗力,凝聚力,才会增强!”2014新年伊始,在全县公安机关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上,局长吴新利的讲话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为了让人民感到更平安、更幸福,大荔公安机关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期待。突出民生警务,以小案件联结大民心的决心和勇气,针对不同时期违法犯罪情况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打击行动,有力地遏制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从“秦剑”行动到打黑除恶;从打击电信诈骗、集资诈骗到禁赌扫黄;从全力做好全国“两会”、节日安全保卫、保稳维稳到打击涉赌涉毒违法犯罪……多警种协同作战。利剑出鞘,所向披靡,犯罪分子闻风丧胆。
——今年来,该局破获各类刑事案件934起,抓获各类刑事作案成员242人,逮捕135人,移送起诉214人。市公安局综合考核名列全市第三。
——“秦剑”行动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623起,抓获犯罪嫌疑156名,起诉148人,逮捕109人。破获命案2起,涉枪案件3起,拐卖案件3起,打掉犯罪团伙9个33人319案,抓获各类网上逃犯62名。
——半年共受理各类治安案件1591起,结案704起;处理违法人员825人,确保了全县社会治安稳定。
这一切,打得犯罪分子闻风丧胆,打出了大荔公安的声威,书写了打击犯罪的精彩篇章。社会各界人士无不赞叹:社会治安好转了,警民关系和谐了,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提升了。
创新无止境
努力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联系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大荔县公安局领导班子和全体民警深谙此理。
为了让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不走过场,4月3日,党委书记、局长吴新利以《弘扬延安精神、践行群众路线、做建设实力大荔、活力大荔、魅力大荔、平安大荔的坚强后盾》为主题,精心为全局党员民警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从延安精神的历史形成、时代特征和公安工作面临的任务、挑战以及公安民警如何继承发扬延安精神、推动公安工作发展等三个方面娓娓道来,激励全体党员民警深刻理解和自觉弘扬延安精神,为推进公安工作注入新的思想动力与力量源泉。
是的,思想要新,行动更要新。在这座国家级卫生文明城市里,大荔公安紧跟时代潮流,因地制宜、创造性地推出适合当地警情的防范“金点子”,这些“金点子”接地气、通天眼。
熟悉大荔的人都知道,近年来在大荔城乡飘舞着的“红袖标”格外引人注目。这正是公安机关组织的6000多名治安积极分子,他们活跃在公路沿线上、田间果园、村庄集镇、企业校园。警民合力,巡逻防范、调解纠纷,维护着一方平安。
下寨派出所辖区里民间矛盾纠纷多、打架斗殴多、群体性突发事件多,对此,他们摸索创造出矛盾纠纷排查、分流、评估、调解、回访和考评的“六步工作法”,发挥责任区民警和村警务室以及基层治保、调解和村“两委会”作用,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制度。“六步工作法”,让大量纠纷及时发现,及时化解,避免了矛盾激化。辖区连续5年保持治安平稳,发案下降。群众对派出所工作和社会治安十分满意,派出所也被评为全省优秀公安基层所队和渭南市人民满意政法单位。
与此同时,“一村一警”活动在大荔400多个行政村也开展得如火如荼。从公安局领导班子成员到每个民警,都有自己的“责任田”,他们纷纷进村组、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家庭,走近群众听民声、促膝交谈察民情、维护治安安民心。
6月18日,朝邑派出所民警刘誉锋到六合村走访时听到一件事:该村一个姓胡的村民平时性格开朗爱说爱笑,可最近从外地打工回来却好像变了个人,经常躲在家里,即使偶然出来,见了人一句话都没有。特别是遇见生人,就显得神色慌张。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刘誉锋怀疑这个姓胡的很可能在外打工时出了什么事。于是他回到派出所后立即将胡某的身份信息资料输入电脑搜索,果然发现胡某因肇事逃逸刚刚被渭南市公安局临渭分局列为逃犯上网通缉。所长李刚闻讯后带领民警火速赶到六合村,可胡某已经闻风潜逃。6月19日清晨,民警明察暗访从一知情人获悉胡某逃往县城。李刚和刘誉峰、聂海等冒着狂风暴雨赶往县城,将藏身一居民小区的胡某抓获归案。
截至目前,他们通过落实“一村一警”共摸排收集各类案件线索407条,从中破获刑事案件200多起,抓捕逃犯26名。一张空中有监控、地面有巡逻、路上有卡点、村里有联防的立体化防控网络已经铺就,令犯罪分子无法遁藏。
队伍建设是根本
群众满意才是“金字招牌”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让治安形势好转,必须要有一支能拉得出、打得赢,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公安队伍。为了提高公安队伍作战能力,近年来他们紧紧围绕贯彻省公安厅提出的队伍建设“1+9”制度体系,落实渭南市公安局“平行等值考核”,始终把队伍建设摆在首位。狠抓民警思想教育,规范队伍管理。坚持政治建警、从严治警、文化育警、从优待警,全力打造公安队伍建设新亮点、新品牌。2013年,大荔公安被评为全市队伍建设优秀公安局,全县政风行风建设先进单位,整体工作全市排名第二,7个单项分获第一;公众安全感大幅上升,排全省54位,全市第5位;人民满意度达到质的飞跃,提升到全省第36位,跃居全市第一。
重成长,力促“十类关爱”对象转化。针对民警队伍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他们抓住“短板”找准切入点,对有酗酒赌博、参与经商、婚变离异、精神抑郁、生活困难和违法违纪苗头民警落实班子成员“一帮一”,率先在全市公安机关推出“十类关爱对象”帮扶制度。同时,把工勤人员和协勤警也纳入关爱对象范围,工作对象全覆盖。这一举措,得到渭南市公安局党委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市公安机关推广。
心离群众有多近,安全就离群众有多近。大荔公安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群众路线,让大荔73万人民群众感受到平安,收获了和谐。这,是人民群众所期盼的,也是大荔公安民警最想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