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首页 >华阴 >正文
华阴市人民法院涉民生案件集中执行掠影
时间:2014-05-27 作者: 蔡学本 张锋华 卫锦利来源:渭南政法网
【字体: 打印

华阴市人民法院把涉民生案件执行作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提升司法公信力,树立司法权威,切实履行司法为民职责的重要抓手,以执行局为主力,各庭室协同配 合,倾全院之力打好执行攻坚战。活动开展以来已执结涉民生案件65件,执行案款1600万元。分别占总执行案件和案款的32%和35%。使人民群众切实感 受到司法关怀和公平正义。

    快执快结  及时兑付 年关行动惠民生

2014年1月27日,再过3天就是农历马年春节了。虽然天寒地冻,但华阴市人民法院会议室却座无虚席,暖意融融,法院涉民生案件兑付大会正在这里举行。 当一个个案件申请人从法官手里领到他们期盼已久的赔偿款时都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看到了法律的力量,感受到司法的关怀。当会共为21案50余人兑付案款 113.8万元,另外领出20万元对符合法律救助条件的11案13人进行了法律救助。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涉民生案件专项执行通知下发后,华阴法院立即部署安 排,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工作小组,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提出了工作要求,对涉民生案件逐一进行摸底分类,梳理排队,成立了3个执行小组,落实了人员和车 辆。并对消极执行、拖延执行以及执行作风不实的问题进行了查找整改,在此基础上召开了全院法官干警参加的誓师动员大会。从1月10日开展了为期15天的 “飓风”年关集中执行活动。在半个月的时间里,干警们不辞辛劳连续作战,北上山西,南下重庆,东出河南,西进甘肃,行程上万公里,共出动干警200多人 次,车辆50多台次,取得了初战大捷。
    “我们之所以要赶在年关集中执行,一是那些拖欠的被执行人多数都会回家过年,便于取得执行效果。二是确保在春节前给申请人兑付案款,让他们欢度春节,更好的体现司法关怀。”院长童建军如是说。

治理整顿  雷厉风行 寒冬腊月春意暖

眼看就要过年了,可是来自陕南山区安康旬阳县在华阴某工地打工的32名农民工却滞留在华阴市法院会议室里不肯离去,他们在等,等待法官干警为他们追讨辛苦 钱的最后结果。深夜12点多,随着会议室门被打开,4名风尘仆仆、衣服上落满雪花的法官出现在他们面前,带回了28.5万元执行款。凝固的气氛一下被打破 了,顿时会议室里充满了暖融融的春意。
    这些农民工是2012年跟随包工头刘某从安康旬阳来到华阴一家房地产工地打工的。由于转包方的原因导致他们迟迟领不到自己的辛苦钱,为此他们把刘某告到华 阴法院。可是刘某也根本领不出数十万元的欠款,后来竟四处躲避,不知所踪。执行法官因无法找到被执行人,不得不宣布延期执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开 展涉民生案件专项集中执行的通知下发后,华阴市法院立执行现案的同时,对原来中止,暂缓、延期等执行案件中的追索劳动报酬的10类涉民生案件进行重新梳理 造册,决定对此类恢复执行。并于公安、劳动、信访等部门协调,启动紧急预案。法院专门成立专案组,兵分两路,一路赴刘某家乡追查财产,一路在华阴找寻被执 行人。
    执行局副局长卫锦利带领两名干警几经打听找到了刘某在华阴一个农村租用的暂住屋,但房门紧锁。房东说这个人行踪不定,一连多日都不见人。卫锦利不轻言放 弃,决定派人蹲守。几天后的一天深夜两点刘某潜回家中即被守候的干警控制。在强大的法律压力下刘某通过朋友借到10万元。
    这10万元对于32名农民工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正在法官们为难之际,旬阳县方面传来消息,通过查封刘某的房产,冻结银行等手段筹集到了18.5万元,执 行人员一刻不敢停留,连夜赶回华阴,谁知车翻越秦岭时遭遇大雪,车辆被困6个多小时,回到华阴时已是深夜12点钟了。当民工们领到了法官历经千辛万苦讨回 的辛苦钱时既高兴又内疚,连声道谢。
    华阴法院在这次涉民生案件专项执行中,共从原来中止、暂缓、延期等执行案件中梳理出87案,现已执结55件,部分执结12件,追回案款360余万元。旬阳农民工工资追索案仅是其中一例。

本地外地  一视同仁 七旬老太吐心声

在华阴法院最近召开的一次涉民生案件执行兑付大会上,一名来自华县杏林乡的7旬老太代替儿子领到了伤残赔偿款20万元。领完款的她径直来到前台激动的说, 我不是华阴人,当初我儿子的案子转到华阴法院执行后,我们全家都很不放心,我们与华阴法院人生地不熟,害怕华阴法院不尽心,畏难拖延。没想到这么快就把这 么多赔偿款要回来了,我咋能不激动啊!这回我亲身体验到法院的公平正义,我们一定要相信法院,相信法律。
    老人的儿子名叫赵朝旗,2011年在秦华电厂电焊时被突然坠落的吊车砸伤,造成全身7处骨折,住院半年有余,虽然保住了性命,但落下终身残疾,失去劳动能 力。该案经两级法院判决,裁定由赵朝旗打工所在的建筑方承担医疗伤残等费用。但施工方是一家重庆某建筑公司,在秦华施工的只是一个分队。在最初支付了12 万元之后再无下文,为了给儿子看病,家里在花光了12万元后,又向亲朋借10万元,无奈之下申请执行。经渭南中院指定华阴法院执行,因为公司地址在重庆, 要取得执行效果就必须远赴重庆。华阴法院没有因案件申请人是外地人,执行对象路途遥远,难度大,而是成立追索小组,由一名庭长负责,5下重庆。前几次都因 为走漏风声,在该公司账户上查不到款项,无功而返。年关集中执行开始后,追索小组再次远赴重庆,该公司万没有想到华阴法院能在这时到来,来不及转移资金, 但还想拖延。执行人员断然冻结公司账户,并宣布对直接负责人进行拘留,公司这才付清了20万元。
    无论是外地人在华阴发生的民商纠纷执行案件,还是上级法院指定的外地执行案,华阴法院始终坚持一视同仁,一把尺子量到底,不分本地和外地,不搞内外有别。 去年以来法院共执行这类案件27件,执结率达到100%。因为他们明白,法官头上顶的是国徽,肩上担的是法律,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和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是 自己职责所在。

    跨省执行  送款上门 真情感动申请人

今年3月初的一天,一位失去双腿的中年男人被人背着来到华阴市人民法院执行局申请立案执行。
来人叫张向前,41岁,家住本市夫水镇 白坡村。去年6月他骑车沿西潼公路到市区办事,被身后疾驶而来的一辆货运车撞倒,压断双腿。肇事司机王常平,隶属河南省三门峡市华宇汽车运输有限公司。此 案经华阴市法院和渭南市法院两审,裁定被告王常平、华宇公司及三门峡财保公司共同承担张向前医疗费,伤残费,护理费共计120万元。三被告虽然口头答应赔 付,全迟迟不肯履行法定义务,张向前虽然打赢了官司,但等来的却是一张法律白条。
    执行局长刘宁听完诉说,对张向前深表同情,希望他安心在家休养,法院一定会替他做主,讨回公道,不要他再来第二次。
    在组织人力,熟悉案情,研究方案做好一系列准备后,执行人员很快来到三门峡市。按照判决书上的地址,他们在湖滨区一个农村找到了王常平的家。眼前的情况实 在出人意外:紧锁的大门,低矮的院墙,透过墙上的豁口,可以看到几间破旧的平房,杂草丛生,一片荒凉的院子,根本不像有人居住的样子。通过打听得知,王常 平光棍一人,常年不回家,父亲流浪在外,母亲借住在妹妹家,这个家形同虚设。执行人员又到三门峡市房产监理处查询,证明本人在市内无房产记录。他们又逐一 到市内9家银行查询,不仅未发现本人及家人的存款,而且王常平买车的贷款本息尚欠银行11.9万余元未能归还。这一切说明王常平没有履行能力,执行人员的 心不禁凉了半截。找不到王常平执行人员又辗转找到了负连带责任的华宇运输公司,其情况也不能令人乐观。该公司是前不久由3名下岗职工共同出资2万元办起来 的,办公地址是租来的四间活动板房,里边陈设十分简陋。执行人员说明来意后,公司负责人表示虽然公司目前没有积累,经营也不景气,但愿意尽最大能力履行法 定义务,决定先领出2万元现金,随后每月5日前电汇5000元,并积极寻找王常平下落,一有消息即告知华阴法院。
虽然华宇公司态度积极,但区区2万元与120万元的案款差距实在是太大了,无论如何也无法向申请交代。执行人员把全部希望寄托到保险公司身上。
    第二天执行人员向三门峡财险公司发出执行通知书,并约谈公司负责人,讲明申请人的情况和其它两名被执行人的困难,要求公司能一次履行自己应承担的法律义 务。公司领导得知这些情况后表示十分理解和同情,当天晚上即把筹集的84万元全部交付到执行人员手中。至此执行人员心中的一块石头才落了地。
    回到华阴,行人员立即向执行局领导作了汇报,刘宁局长当即决定,当事人行动不便,不要叫他来法院领款,我们直接送款上门。
    当刘宁和执行法官来到张向前家中,送上86万元执行款,并向他说明赴豫执行的经过和两名被执行人的情况,这个坚强的中年汉子禁不住热泪盈眶,握着刘宁的手连声道谢。并表示愿意在法院的主持下与另外两个被执行人和解。
    一件看似十分棘手的执行案有望获得圆满的结局,执行法官们倍感欣慰。这欣慰来自于当事人的理解,而当事人理解的背后则是执行法官公正司法的一片赤诚,为民服务的一颗热心。



]

全市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现场会召开刘凯参加并讲话全市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现场...[详细]

渭南政法网(通讯员郭晓军)4月16日,华阴市召开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第九次会议。...[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