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首页 >潼关 >正文
“十带头 十引领“潼关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行动
时间:2014-03-25 作者: 通讯员 宋学祎 郭建华 刘 涛来源:渭南政法网
【字体: 打印

春随人意。

今年春天的脚步是那么紧促,走进“华夏金城”——潼关,一股清新之风、务实之风正在金城大地上渐入人心、萌发新芽,一场旨在荡涤作风之弊、行为之垢的“大扫除”正在潼关大地上轰轰烈烈地进行——

以上率下,身体力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潼关县委常委会一班人自觉站在活动的最前列,以力行真改,从我做起;当好标杆,向我看齐的态度,向全县人民作出“十带头、十引领”的庄严承诺,成为该县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风向标、排头兵!

带头参加学习

引领全县党员干部掀起学习新热潮

《改造我们的学习》、《反对自由主义》又萦绕在耳边;《苏联亡党亡国20年》又引起热议;在杨震廉政教育基地举起拳头,重温入党誓词;县委书记何树茂广场讲党课……

2月25日,动员大会的第二天,潼关县委中心组全体成员就开展集中学习毛泽东的“老三篇”,深入研读党章、党的群众路线重要论述和习近平总书记 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观看警示教育片。学习中,县委常委们一边用心倾听,一边静心思考,一边做笔记。有的常委说,“老三篇”是我们党发展壮大的强大思想武 器,是每一个共产党人人生修养的指南,新时期重温“老三篇”,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县委书记何树茂告诉记者:“通过这次学习教育,就是要给大家来一次思想的洗礼、党性的‘淬火’,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为全面建好陕西东大门、建成美丽新潼关提供坚强的思想保障”。

带头调查研究

引领全县党员干部弘扬求真务实之风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党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县委常委会主动把调查研究作为搞好实践活动的第一抓手。

县委书记何树茂第一时间深入到城关镇进行调研。对于管南村群众反映村上有机井,无配电,何树茂立即安排与电力部门协调解决问题;在税南村群众反映老村低洼排水不畅,村上有意向建设新型居住小区,何树茂立即安排有关部门着手规划。

在县委主要领导的示范带动下,县委、县人大、县政府、政协领导班子成员主动深入基层开展“走村入户、问计于民”活动,走访群众8.6万人,召开 座谈会160多场,形成调研报告42篇。据了解,目前该县实施古城保护开发、推广软籽石榴栽植、开展“美丽乡村、美好家园”活动、启动小城镇建设、开通免 费公交,这些都是群众的呼声、百姓的愿望。

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该县县委还建立了“四个一” 帮扶联系点制度,每名县级领导联系一个镇、一个部门、一个好类村、帮扶一个一般村。县委常委主动将各自党组织关系转入联系点,定期深入联系点和帮扶村,察实情、寻良策,引领全县党员干部弘扬求真务实之风。

带头解放思想

引领全县党员干部争当改革创新先锋

潼关要发展,首先要解放思想。思想不解放,工作就很难有创新、有突破。只有在解放思想上率先胜出,才能在加快发展、转型发展中占得先机。

“对一个黄金资源占经济主导地位的县域来说,要实现产业升级、转型发展,就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这几年潼关正在逐步摆脱对矿产资源的过度依 赖,迈开步子、甩开膀子,在现代农业、新型工业、旅游三产、城镇化建设等方面谋求更大的突破与发展”,县长樊正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目前,潼关古城东山景区项目建设激战正酣;新型工业旅游天和苑项目正在试产;潼关小秦岭金矿国家矿山公园建设项目启动实施。这一个个重大项目的 启动实施,正是县委常委会将 “解放思想,践行群众路线”大讨论的成果,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表现,为实现“黄金、果畜、旅游、物流”四轮驱动提供动力源、聚合正能量。

带头深入群众

引领全县党员干部争当群众贴心人

你和百姓有多近,百姓就和你有多亲;你和群众心贴心,群众才向你掏真心。五年来,潼关县坚持每年春节期间开展“走村入户、问计于民”活动,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沉下基层,深入群众,面对面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

“年还没过完,没想到县委书记就到我们村征求意见!”城关镇高桥村村民井永涛感叹道。2月9日,县委书记何树茂先后走访了种粮大户张忠民、豆腐生意做到西安的张西欧,何树茂问得十分仔细,乡亲们你一言我一语,说的都是掏心窝的家常话,人群中不时响起一阵阵欢笑声。

3月21日,何树茂来到城关镇高桥村,为镇、村党员干部讲了一堂内容丰富、思想深刻的党课。“当了这么多年党员,第一次听书记讲党课,很是振奋,感触很深,我们一定按照书记讲的,把党员当好,为群众服务好,把村上的事干好。”城关镇高桥村一名普通党员如是说。

与大地贴得更近,看天空才会更远。全县2000余名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一线,进村入户,访民情,问民需,听民意,解民困,受到了群众的一致称赞。 正是这样的作风,感染了群众,教育了群众。在2013年省市的各项民意测评中,潼关的整体工作群众满意度、公安、检察、法院工作的群众满意度都在全市领 先。

带头真抓实干

引领全县党员干部为民办实事办好事

3月12日,潼关县免费公交正式运营。76岁的杨学文老人第一次坐上了免费公交车,激动地说,“没有想到国家让农民能免费坐车,我感到很幸福。”

据了解,今年潼关县一次性投资500万元,购买了16辆无人售票公交车,在城区开通3条免费公交线路,方便群众出行。投资5亿元,从今年起实施 “美丽乡村、美好家园”创建活动,加大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利用5年时间让全县83个行政村全部达到“村新、业兴、景美、人和”的新景象。

除此之外,该县还投资2.2亿元新建公租房1000套、廉租房300套、棚户区安置房384套;投资1600万元,实施秦岭北麓移民搬迁和整村 推进项目,搬迁安置群众120户583人,实现6000人脱贫;投资1亿元,建成四知学校、潼关职教中心实验楼,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全面 完成县医院门诊综合楼和医技楼建设,加快基础配套和设备更新。

这一件件大事、实事、好事,都是县委一班人践行群众路线、改善民生的具体体现,必将引领全县党员干部真心实意地服务好广大人民群众。

带头整治“四风”

引领全县党员干部树立优良作风

作风就是形象,就是力量,就是生命。近年来,潼关县委通过开展“四评五议三提升”、“走村入户、问计于民”等活动,不断完善联系服务群众制度。

整治“四风”就是从精简会议入手,切实养成勤俭办事、厉行节约的良好作风。今年以来,县委决定将全县“两会”时间从3天半压缩到2天半召开,参 会人员用餐采用自助餐,受到代表、委员们的一致称赞,同时把组织、政法、宣传、统战、农村工作6个会议合并在一起召开,用时不到半天。

县委常委更是主动从自身做起,立行立改,自觉从原来的办公室搬出来,住符合规定的办公室,下乡调研一律轻车从简,不搞陪同、不搞接待,一律在机关廉政灶就餐。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四风”问题,县委决定在全县各级领导干部和各单位全面开展考核评比、文山会海、行政审批、执纪执法、“三公”经费、廉洁自 律、信访积案等八大专项治理活动,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把“四风”整治释放出的正能量将转化为促进潼关改革发展的强大动 力。

带头接受监督

引领全县党员干部树立良好形象

2月25日的县委常委会议室,5名来自一线的党员,成为该县县委常委会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员代表监督小组成员。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干部作风怎么样,存在哪些问题,群众看得最清楚。组建常委会监督小组,就是要让群众参与进来,看我们一天干什么,怎么干,干的怎么样,听听他们的意见,问问他们的想法,避免自说自话、自弹自唱,使我们的工作处于群众的监督之下。

据了解,该县县委在建立监督小组之外,还专门设立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意见箱、电子信箱和举报电话,广泛收集群众对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四风”等方面存在问题的情况反映,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和批评。

截至目前,该县各级党组织已建立党员群众代表监督小组82个,260余名党员群众直接监督、参与、见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个活动都处于群众监督之下。

带头破解难题

引领全县党员干部真心实意服务群众

“县长接待日为我们解决难题,没想到拖了这么多年的问题,这么快就解决了。”近日,在该县樊正学县长的亲自督办协调下,城关镇吴村社区居民张先生的庄基纠纷终于圆满画上了句号,拿到8万元赔偿金后,张先生激动地说。

自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该县针对征地拆迁、待遇落实、产业开发过程中引发的焦点、难点和遗留问题,县委常委会专门召开会议,修订完善 《信访首问负责制》、《领导联系督办制》等9项信访工作长效机制。各常委先后化解矛盾纠纷20余件,解决重点信访案件12件,并做好问题反馈、回访答复、 主动稳控3项工作,及时把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与此同行,该县大力加强县“人民之家”管理服务中心、6个镇“百姓之家”便民服务中心、93个村(社区)便民服务室软、硬件建设,着力解决好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带头建章立制

引领全县党员干部更加密切联系群众

“制之有衡,行之有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的怎么样?一个重要衡量标准就是有没有产出制度成果。

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该县县委常委会认真梳理前期调研中征求到的意见建议,针对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建章立制,立行立改,下放审批权31项,不 适宜的规范性文件12个,停发各类简报6个,清理办公用房500平方米,缩减“三公”经费21%,解决民生问题12个,化解社会矛盾纠纷32起,这一系列 数据,有力促进了全县党风政风的好转。

据了解,该县县委常委会还将积极探索建立直接联系群众机制、农村“流动党员托管中心”管理机制、镇党代会年会制工作机制、党员议事日、党员工作日发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作用机制、完善重点信访案件化解协调机制。

带头统筹协调

引领全县党员干部两手抓两促进两加强

美丽新潼关,立于生态、兴于经济、成于民生。潼关县把今年确定为“项目建设年”,3月6日,投资1500万元的城西排水工程、投资3300万元 的城区道路绿化工程、投资5000万元的潼关安大6万套种鸭养殖基地建设项目、投资3000万元的县医院医技楼项目、投资5000万元的太要镇东太渡新农 村社区建设项目、投资5000万元的黄河金三角休闲度假区项目等6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拉开了全县经济大发展、民生大改善的序幕。

美丽乡村、美好新家园的环境美带动了生态美、人文美,辐射了乡村美、社区美,促进了百姓美、社会美。今春,潼关对全县造林绿化的区域、地块,树木的品种、规格都有了明确的规划,并把造林绿化任务层层分解,细化、量化到每个乡村。

在县级领导的带领下,全县各部门紧密结合各自职能分工,密切配合、积极行动,春季造林绿化、古城景区开发、矿山地质公园、黄金首饰街升级改造、 秦东镇省级示范镇建设、三河口湿地公园、四知小学等一批民生重点项目也相继开工或即将建成,全县教育实践活动与经济发展两手抓、两促进、两加强的生动局面 正在形成。

打铁自身硬,正人先正己。在潼关县委的示范带动下,我们看到“美丽潼关”清晰的面容,听到“岳渎相望、华夏金城”一步步铿锵而坚定的足音。

(通讯员 宋学祎 郭建华 刘 涛) 

★ 带头参加学习,引领全县党员干部掀起学习新热潮;    ★ 带头调查研究,引领全县党员干部弘扬求真务实之风;

★ 带头解放思想,引领全县党员干部争当改革创新先锋;  ★ 带头深入群众,引领全县党员干部争当群众贴心人;

★ 带头真抓实干,引领全县党员干部为民办实事办好事;  ★ 带头整治“四风”,引领全县党员干部树立优良作风;

★ 带头接受监督,引领全县党员干部树立良好形象;      ★ 带头破解难题,引领全县党员干部真心实意服务群众;

★ 带头建章立制,引领全县党员干部更加密切联系群众;  ★ 带头统筹协调,引领全县党员干部两手抓两促进两加强。


]

全市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现场会召开刘凯参加并讲话全市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现场...[详细]

渭南政法网(通讯员郭晓军)4月16日,华阴市召开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第九次会议。...[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