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首页 >澄城 >正文
澄城县司法局构筑人民调五项机制
时间:2013-11-27 作者: 杨军军来源:渭南政法网
【字体: 打印

一是在村(居、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探索推行“三前五诊”调解机制。“三前”即:预测矛盾纠纷在预防矛盾前、预防矛盾纠纷在调解前、调解矛盾纠纷在激化 前;“五诊”即:开门“坐诊”、入户“问诊”、现场“急诊”、联合“会诊”、跟踪“复诊”。开门“坐诊”是指热情接待来访群众,切实帮助群众化解矛盾纠 纷;入户“问诊”是指调解员能了解社情民意,问询家长里短,排查矛盾纠纷苗头;现场“急诊”是指对情况急、影响大的突发性矛盾纠纷启动应急预案,要赶赴现 场调处;对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办理难度大的矛盾纠纷,司法所、派出所、村委会,实行联合“会诊”;对历年积压的疑难案件、已经调解成功的案件开展复查、 回访,实行跟踪“复诊”。
二是在镇一级建立“6+1”联动调解机制。1是指纠纷当事人一方,6是指纠纷涉及的镇人民调解委员会、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有关部门以及村(社区)调 委会等6个相关部门和单位参与纠纷调解,6个部门(单位)以指定具体联络人的方法非常态入驻调解中心或调委会,并根据纠纷调解要求及时参与纠纷调解。特别 是对涉及多个部门、较为复杂的矛盾纠纷,还可以联动更多的部门、单位参与调解,充分发挥综治、司法、公安、信访、土地、城建、人社等部门的作用,形成矛盾 纠纷调处人人参与的工作格局。
    三是建立健全交通事故纠纷“一站式”调解机制。针对交通事故纠纷处理中,交警部门分身乏术疲于奔命,而当事人在各部门间频繁奔波、费时耗力的情况,建立交 通事故纠纷一站式调解机制,在县交警大队设立道路交通事故人民调解委员会,结合县法院巡回法庭,建立交通事故案件处理一站式调解机制,内设人民调解委员 会、巡回法庭、交通事故理赔服务点,加大对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之间相关民事赔偿责任的调解,使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实现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财产保 全、先行给付、判决执行等环节的无缝衔接。
    四是建立诉前引导机制。县司法局委派人员参与县法院涉诉联动调解,通过涉诉调解联动中心,告知当事人人民调解的特点、优势,引导当事人接受人民调解调处矛盾纠纷。
五是建立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机制。引导当事人进行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当事人可以委托人民调解员办理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申请手续,确保矛盾纠纷调处到位。(澄城县司法局  杨军军)



]

全市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现场会召开刘凯参加并讲话全市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现场...[详细]

渭南政法网(通讯员郭晓军)4月16日,华阴市召开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第九次会议。...[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