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渭区法院干警走村入户宣传法律法规,服务群众
眼下,果农们都忙碌于果园的管理,家中多数无人。因故,白水县法院民一庭的包联村干警,在村上遭遇了“铁将军”把门后,又匆匆赶到果园,赶到田间地头,向村民了解近日村上的治安状况和矛盾纠纷。同时,包联干警不忘宣传法律法规,讲解盗窃、抢劫等犯罪行为的惯用伎俩,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和防范自卫意识。
“这里的经商环境还不错,尤其是在这偏远的村落看到民警的身影,使我在此谈生意安全感和底气更足了”。这是一位来自河南驻马店收购鲜果的客商,在韩城龙亭镇与正在走访群众的韩城法院立案庭干警相遇时的感慨。干警热情地告诉这位客商“现在韩城市村村都有包联法官,随时都能为你排忧解难”。这些温馨的话语,令在场的村民和果商点头称赞。
事实上,眼下,数千名公安民警深入到全市各自包联的村组、社区,走访群众,恳谈交流,征询群众对公安机关打击犯罪、服务管理、警风警纪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主动问政问计问策于民……
通过这些深入调查走访,倾听百姓呼声,查找自身差距,掌握群众工作方法,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继而密切警民联系。这一切,发生在8月份以来每月的第二个工作日。这一天,是全市政法系统统一确定的“政法干警一线工作日”。
白水县政法系统广大干警在“一线工作日”中积极解决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困难和问题,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受到了基层群众的广泛好评。图为干警抓住夜晚村民在家的时机,登门了解村情以及群众的所需、所难,努力做群众的知心人。
把群众的需求作为工作目标
为了巩固“一村(社区)一干警”工作,健全政法干警联系基层常态化机制,提升政法干警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今年7月中旬,市委政法委、市综治办决定,建立“政法干警一线工作日”制度。要求全市各级政法部门统一确定每月第二个工作日为“政法干警一线工作日”,集中开展工作。强调重点做好倾听群众呼声、调处矛盾纠纷、开展平安创建、协助基层建设等方面工作,认真履行调解员、宣传员、助理员、联络员、信息员、调查员职责。通过走访下访、现场接访、重点约谈、座谈调研等形式,真正做到接地气、了解社情民意,查纠纷、化解矛盾,结对子、扶贫解困。
在“政法干警一线工作日”制度活动开展的第一天,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春阳先后来到临渭区站南办红旗社区、向阳办文昌阁社区、杜桥办朝阳社区等活动场地检查指导工作。每到一处,王春阳都叮嘱干警:“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是政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找准立足点和突破口,在接地气中倾听群众呼声,查找自身差距,树立群众观点,努力改进作风,切实践行群众路线。要掌握运用群众语言、掌握群众工作方法、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的本领,带着感情与群众多交流,多沟通,为老百姓办实事、说实话、求实效。同时,把基层基础工作做实做细,特别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对接沟通、协助处理、定期回访,增强人民群众对政法工作和政法干警的认同感。”
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进社区(村)工作机制,也是市委政法委将工作触角扎根基层,巩固“一村(社区)一干警”工作,筑牢织密社区基层治安网,夯实基层工作的有效载体和平台。王春阳一路走来,他仔细询问“三官一律”工作在基层开展的状况,群众是否满意。王春阳还同社区的市民热情交谈,了解群众存在的困难和需求,征求大家对提升政法系统服务水平的建议和意见。
活动现场,许多群众对于政法民警能够放下架子,与老百姓打成一片的做法给予赞许,“像‘民警一线工作日’这样的活动应该多开展,干警们置身于基层,就能了解到广大群众的需求,才能更好地执法为民。”
让干警受教育 叫群众得实惠
8月2日,全市公安机关广泛组织开展了以“警民恳谈日”为主题的“民警一线工作日”活动。民警们来到包联的村组、社区,深入田间地头、村头巷尾,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征询到大量涉及维护稳定、服务群众、规范执法、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有效拉近了警民距离。
据统计,“警民恳谈日”当天,全市公安机关共召开恳谈会3000余场次,入户走访群众1.5万余户,确定包联群众4000余名,发放宣传资料3万余份。澄城县公安局组织民警深入到150个村组、社区,召开警民恳谈会150场次,走访群众2300余户,征求各类意见、建议220余条,发放宣传资料4000余份。富平县公安局260名民警走访群众1700余人,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100余条,现场回答群众提问和咨询300余个。市局情报支队民警深入到杜桥办和官道镇8个村组、社区,召开座谈会8场,入户走访群众30余户,征集到群众意见3类8条。临渭分局杜桥派出所全体民警深入社区与群众深入交流,通报治安警情,实地检查指导安全防范,受到群众的广泛好评。蒲城县公安局陈庄派出所全体民警走访群众50余户,发放警民连心卡150余张,收集意见建议、案件线索10余条,解决群众求助7起,化解邻里纠纷5起。
市检察院针对“民警一线工作日”活动,制定了《“一村(一社区)一干警”工作情况统计表》,从村(社区)基本情况、生产生活情况、社会治安社会风气、需要解决问题等方面,归纳的30个问题进行了缜密部署。随后,125名干警进村入户,与村(社区)形成长期固定联系,直接与老百姓挂钩结对,面对面听民声、学民智、解民难的工作机制。“零距离”服务群众,扎实开展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和送法律、送安定、送温暖活动,征求群众对检察工作的意见建议,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评议,切实帮助群众解决涉法诉求和各类热点、难点问题。活动中,干警们撰写“工作日志”,详细记录被走访群众的姓名、联系方式、化解矛盾纠纷等内容,让调处矛盾在基层、解决纠纷在一线、便民服务在身边成为现实。
市中级法院建立“法官干警一线工作日”制度后,集中组织法官干警深入基层、深入村组和社区、集中开展群众工作,践行群众路线,努力提升法官干警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活动中,重点做实四方面工作:一是认真倾听群众呼声。走村入户接地气,广泛征询“两代表一委员”和基层干部群众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法官干警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着力抓好整改落实;二是调处矛盾纠纷。定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及时化解邻里之间的“小纠纷”、侦破“小案件”、解决“小问题”,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解决在最基层。与涉访群体结对子、交朋友,了解诉求,宣传政策,疏导情绪,把各种消极因素转化为促进社会和谐的积极因素;三是开展平安创建。走访刑满释放人员、社区矫正人员等特殊人群,建立工作台账,开展就业指导、技能帮扶、心理辅导,使特殊人群真正融入社会。开展平安宣传,定期法制讲堂,提高群众对平安建设的知晓率和法治意识;四是协助基层工作。协助镇党委、政府,加强村(社区)组织建设,整顿软弱涣散班子,提高基层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帮助基层建立和规范社会管理综合服务中心(站),组织发动群众参与社会管理工作,汇聚整体合力。开展调查研究,发现基层典型,做好总结宣传推广。
下基层磨炼品质 走访中排忧解难
合阳县组织357名政法干警分赴16个镇(办)353个村和4个社区,按照“五个必访”,当好“六员”的要求,共走访重点人员185户,固定电话用户1850户,“两代表一委员”780名,走访弱势群体350户、涉法访对象20个,送法律宣传资料2800余份,开展座谈会58场,法制辅导23场,现场解决群众矛盾纠纷87起,提供法律咨询347条。帮助群众消除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极大地拉近了警民关系。
韩城市400余名政法干警深入275个行政村及18个社区,了解社会治安热点问题,探访社情民意,把法律法规知识送到群众家中。对此,地处山区板桥村的村民表示:“干警下基层,既宣传法规、又调处纠纷,老百姓从心里感受到关心,叫群众增强了安全感”。
潼关县检察院在走访活动中,发放征求意见表620余份,虚心征求社会各界对检察机关“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共收集到意见建议72条。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希望检察机关立足监督职能,创新工作模式,带头反对铺张浪费,做廉洁自律的表率;希望检察机关深入群众,搞好调研,提高群众工作的针对性,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多做实事;希望建立群众工作长效机制,努力将执法办案的过程变成服务群众、答疑解惑的过程,增强执法亲和力;希望检察机关多一些“送法到基层”活动。对此,院党组表示,将制定加强和改进检察工作的具体措施,努力以新的面貌和工作效能让群众满意。
大荔县司法局在“政法干警一线工作日”活动中,强调干警做到“五必访”、“四参与”、“三必进”。“五必访”是指党员干部必访、困难群众必访、两代表一委员必访、重点人群必访、出租屋房主必访;“四参与”是指参与民主议事、民主决策,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创建工作,参与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参与重点人群教育管理工作;“三必进”是指学校必进,网吧、游戏厅等娱乐场所必进,辖区单位必进。力求通过活动的开展,让干警受教育,让群众得实惠,让社会更和谐。
一线工作日调查走访保平安
今年以来,临渭区不断深化“一村一警”工作,拓展村(社区)服务功能,在54个社区、15个街镇的中心村全面推行“三官一律”进社区工作机制。为每个社区(中心村)各派驻一名法官、一名检察官、一名警官和一名律师,开展治安防范、排查不稳定因素,协调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积极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先后走访群众74228户,单位1065家,化解矛盾3394件。在“干警一线工作日”活动中,他们又组织548名干警深入各自包联的村(社区),集中开展了入户走访活动,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充分发挥了政法队伍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中的主力军作用。
9月3日,澄城县司法局在“政法干警一线工作日”制度实施以来的第二个工作日,将机关干警按股室和基层所分成21个走访小组,集中对所包联的21个村进行了上门入户走访宣传。期间,干警们每进一户村民家中,都要向村民发放了《农村法律知识读本》、《法律援助基本常识问答》、司法局便民手提袋等宣传读本。座谈中,详细了解了群众目前的生活生产状况,虚心听取村民对司法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当天,共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接待群众600余人次,现场问卷征求群众意见220余份,发放便民手提袋800余个。活动受到了群众的好评,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富平县法院组织百名法官干警,深入各乡镇村组、社区,扎实开展以法律咨询、调处纠纷、走访群众、了解民意的“政法干警一线工作日”活动。包联法官们走村入户,与群众面对面,知民意,听民声,解民忧。要求每个包联点做到入户不少于10户,做好走访记录,分别同村三委会班子成员座谈,全方位掌握包联点的社情、村情和经济发展情况,征求群众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为村民的安居乐业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服务和保障,活动受到基层干部群众的欢迎。
华阴市检察院在活动中,突出巩固“一村(社区)一干警”成果,真正当好亲情联络员、纠纷调解员、当好法制宣传员,认真倾听群众呼声、耐心调处矛盾纠纷,了解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通过“干警一线工作日”活动的开展,促进了提高干警为民服务的能力,坚持群众路线,初步实现司法工作与市民良性互动,增强了群众对检察干警的认同感。
华县司法局在9月3日的一线工作日,把法律知识宣传、公证服务宣传、法律援助宣传、《人民调解法》宣传送到群众的家门口,针对柳枝镇集会人多的实际,采用固定宣传与流动宣传相结合方式,向赶集群众进行宣传服务。发放《农村法律知识读本》600册、法制宣传手提袋千余条、《公证便民服务手册》200余册,义务解答群众咨询80余人,现场预约办理房屋、继承、公证各1件,口头化解纠纷1起,解答法律咨询15起,活动受到了当地群众的赞许。
蒲城政法委日前组建四个督察组,对在全县72个村和6个社区开展的“一村一警一法官”、“三官一律进社区”以及第一个“政法干警一线工作日”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查,确保“干警一线工作日”工作取得实效。督查的主要内容是:包村干警是否到岗、是否认真地走访群众、政法干警工作室运作情况、“政法干警信息公示栏”上墙是否及时、包联村群众对包村民警工作是否满意等,以此激励包联干警真正做到沉下身去倾听群众呼声,带着感情调处基层矛盾,努力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增强人民群众对政法工作和政法干警的认同感。督查工作收到了积极效果,在“干警一线工作日”里,包村干警积极投入到走村入户之中,主动了解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为群众排忧解难。
高新区崇业路派出所在“政法民警一线工作日”,各包联民警深入村组、社区、企业走访群众,面对面交流,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包联干警们表示,与群众交谈中感受到对政法工作的殷切期盼,唯有努力提升自身的能力水平,时刻保持与群众的紧密联系,才能够及时发现并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和问题,促进和谐警民关系建设。
群众利益无小事,市委政法委决定在全市政法系统建立“政法干警一线干警工作日”制度,就是要求政法系统干警深入一线,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践行群众路线,在服务群众中发现自身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抓好整改落实中提升服务效能。同时,建立“政法干警一线工作日”制度,既是将开展职业道德岗位职责纪律作风大排查大整顿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工作相结合的具体作为,更是强化政法干警宗旨意识和责任观念,促进政法工作健康稳步发展的有力举措。
令人欣喜地看到,全市政法系统坚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深入到服务对象中去,认真听取群众意见,自觉接受群众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教育实践活动和司法行政工作的根本标准,让市民感受到政法工作带来的新气象、新变化。
潼关县司法局包联干警在桐峪镇沟西村与群众一同悬挂政法干警工作室牌。
华阴市检察院干警到秦岭深处群众家中,了解其生产生活情况、宣传法律法规。
高新区包联干警上门为辖区群众排忧解难。
大荔县公安民警走村入户,向群众散发相关宣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