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首页 >渭南司法 >正文
筑牢法治基石 用心守护民生——市司法局上半年工作综述
时间:2025-07-08 来源:渭南日报
【字体: 打印

法治建设关乎公平正义,法律服务连着民生温度。今年以来,市司法局锚定群众关切、企业需求、社会治理痛点,以“三个年”活动为抓手,在法治政府建设、营商环境优化等领域持续攻坚,用法治力量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护航,交出一份有温度的“民生答卷”。

铸魂提能:锻造过硬司法行政队伍

“每周一学”已成全市司法干部的必修课。市司法局党组以“第一议题”制度带头研学政策理论,将警示教育课堂搬进会议室——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敲警钟,在春节、端午等节点发送廉政提醒,让干部明晰“纪律红线”。通过党组会、理论中心组学习等载体,实现政治“铸魂”、思想“补钙”、业务“充电”三位一体提升,持续增强队伍政治判断力与履职能力。

为深化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司法局分级分批开展警示教育,“以案促改”筑牢思想防线;在重大节假日前开展纪律监督,确保作风建设不松懈。同时聚焦“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从群众反映强烈的具体问题入手规范执法行为,推动司法满意度持续提升。

固本强基:持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绝非虚言。全市公务员通过“在线考试+专题授课+实践研学”立体矩阵学法用法。市司法局组织国家工作人员在线学法考试、举办领导干部法治讲座,推动“关键少数”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在责任落实层面,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开展学习交流挖掘基层法治亮点;“一把手”出庭应诉和庭审观摩制度实现100%覆盖,让领导干部直面群众诉求。富平县成功入围第三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名单,背后是全市法治建设的系统推进:市司法局评审年度工作情况报告,出台包含19项重点任务的工作要点,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正负清单,开展行政执法案卷专项评查,从源头确保政府行为合法合规。上半年办理行政复议案件116件,行政复议成为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让群众在个案中感受公平正义。

护航发展:精准发力优化营商环境

“企业有难题,律师来帮忙!”市司法局开展“百名律师进百企”活动,为百余家企业配备“法律管家”,通过律师团队调解化解纠纷,降低企业维权成本。联合市检察院制定行刑衔接办法,健全纪委监委线索移送机制,聘任特邀监督员并设立30个执法监督联系点,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涉企执法监督格局。

专项行动持续深化:“百名律师进百家重点建设项目”搭建法律服务桥梁,化解涉企纠纷50件;市县两级政府公示涉企行政检查“阳光清单”,联动12345政务热线处置执法类投诉;建立涉企行政复议协同会商机制,审结涉企案件16件,以法治“软环境”支撑发展“硬实力”。

守牢底线:凝心聚力夯实平安根基

“有矛盾找调解,少跑法院少花钱!”全市7936名调解员深入村社区,将邻里纠纷化解在一线。社区矫正引入“科技赋能”——通过“秦在矫”APP实现1825名矫正对象全流程智能管控,零脱管漏管;刑满释放人员落实“五帮一”结对帮扶,重新违法犯罪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市司法局还以“化解矛盾风险”专项行动为抓手,强化重点人群管控:在重要节点开展专项排查,实现在册刑满释放人员帮扶全覆盖。调解体系不断完善:成立渭南市快递行业调委会,实现市县调解协会全覆盖,培育70个行业性调委会和47个个人调解工作室,形成“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矛盾化解格局。

普惠民生:多维发力提升服务质效

在“法律援助质量巩固年”活动中,市司法局建立“全流程监管+动态化评估”体系,提升案件办理质效;推进律师事务所规范化建设,引导法律服务专业化发展;完成公证、司法鉴定机构年度考核,规范行业管理。

法律服务资源持续下沉:选拔93名律师组建法律专家服务团,划分13个专业组开展“助农公益法律服务基层行”,提供“一站式”法律帮扶。普法宣传创新形式:打造“渭晓法”普法IP,开展“法渭新芽”青少年普法行动,通过民法典进校园、线上诵读、有奖竞答等活动,构建沉浸式普法场景。

回顾上半年,市司法局在法治建设的道路上步履坚实,成果斐然。下一步,市司法局将继续发力,全力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建立长效法治督察整改机制,支持富平县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带动全市法治水平整体提升。纵深推进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拓宽线索收集渠道,整治执法乱象。全面做好“八五”普法总结工作,落实普法责任制,加快法治实践基地建设。持续深化基层社会治理,开展公共法律服务规范提升行动,为渭南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加坚实的法治保障,让法治阳光照亮群众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编辑:陈冰娟]

全市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现场会召开刘凯参加并讲话全市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现场...[详细]

渭南政法网(通讯员郭晓军)4月16日,华阴市召开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第九次会议。...[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