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期间,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坚决落实社区矫正各项监管措施,切实加强对矫正对象的监督管理,确保了节日期间全市社区矫正工作安全有序进行、社会和谐稳定。
警示教育,敲响警钟
节日前夕,市司法局通过“云联至简”信息管理平台发送“社区矫正重要提示”,强调社区矫正监管规定,要求社区矫正对象每日按要求打卡签到,保持定位手机畅通,严格遵守外出管理规定,同时针对节日期间容易发生的酒后驾车、赌博、寻衅滋事等情况进行了重点强调,告诫所有社区矫正对象要进一步增强遵纪守法意识。
各县(市、区)司法局召开社区矫正矫情分析会及风险研判会,就工作开展中遇到的问题、存在风险以及好的经验做法进行交流讨论,分析制定针对性监管措施,提高风险隐患预测预警预防能力,并组织司法所召开专题警示教育会议,通过典型案例剖析、法律法规解读、观看警示教育片等引导社区矫正对象强化法律意识,自觉遵守监管规定,从思想根源上敲响安全警钟。
全面排查,消除隐患
各县(市、区)司法局组织司法所工作人员对辖区内社区矫正对象进行全面走访排查,结合“化解矛盾风险 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活动,与社区矫正对象签订自律承诺书,详细了解社区矫正对象的思想动态、家庭状况、社会交往等情况,重点排查是否存在矛盾纠纷、心理异常等不稳定因素。通过与社区矫正对象及其家属、邻居等面对面交流,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并对社区矫正对象的活动轨迹进行实时监控,对发现的异常情况及时核实处理,将潜在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
严格监管,动态掌控
各县(市、区)司法局严格落实请假审批制度。对节假日期间申请外出的社区矫正对象进行严格审核,详细了解外出事由、目的地、行程安排等信息,对不符合条件的坚决不予批准。同时,利用陕西省社区矫正综合管理系统、秦在矫、渭南市综合信息管理平台(云联至简APP)等手机定位及打卡等措施,加强对社区矫正对象信息化核查,确保其始终在监管范围内,实现“动知轨迹、离知行踪、控知去向”,杜绝脱管漏管现象发生。
一系列科学严格、精准落地的工作举措,织密了全市“五一”期间社区矫正安全网,为维护节日祥和、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下一步,渭南市司法局将持续加强对社区矫正工作的指导和监督,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提升工作质量,助力社区矫正对象顺利回归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