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首页 >政法要闻 >正文
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推进法治渭南建设——我市全面深化民主法制领域改革述评
时间:2023-01-17 作者: 记者 任晓彤 来源:渭南日报
【字体: 打印

民主法治,国之基石。

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省改革决策部署,围绕建成黄河中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的目标,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加快构建法治渭南、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格局,交出了一份亮点纷呈的改革答卷。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指明方向路径、作出战略部署。为使党的二十大精神在秦东大地落地实施、开花结果,市民主法制改革小组要求各职能部门要落实好人民当家作主制度,全面发展协商民主,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渭南,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渭南营造团结奋斗的良好局面。

从市情民意出发 以立法善治为先

地方立法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行使国家权力的重要形式,地方性法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立法的重要补充。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坚持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贯穿立法工作始终,让立法更好体现人民意志。

“作为城镇供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后一环,二次供水是否实行专业化建设、规范化管理直接影响居民的供水安全和饮水健康,出台《渭南市城镇居民二次供水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消除居民饮水潜在隐患,保障居民‘最后一公里’水质安全,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的重要举措。”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梁梅介绍。

经过多次调研、实地走访,市人大常委会制定了《条例》,在经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预审后,于2022年10月24日修改形成了《条例(草案修改二稿)》。10月27日,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对《条例(草案修改二稿)》进行第三次审议,并表决通过。12月1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批准通过,决定于2023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自2015年9月省人大常委会批准我市地方立法权以来,我市围绕全市改革发展大局,不断完善市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机制,在立法规划选题、成立新一届立法咨询专家库、用好“地方立法协同创新平台”、充分听取吸纳意见建议、委托第三方起草法规草案、组织立法听证会、推动法规宣传贯彻等方面探索、实践、总结,先后审议通过地方性法规9部,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多个领域。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市委要求,下一步,市人大常委会将科学合理开展我市立法工作,守正创新完善立法工作机制,不断提高法规质量,为渭南高质量发展提供高质量法治保障。

画好最大同心圆 汇聚团结奋斗正能量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统一战线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强大法宝。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动员全体中华儿女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一起来想、一起来干。

2019年12月10日,渭南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成立,标志着全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进入了新阶段。联谊会成员有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中介组织和社会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以及新媒体从业人员等,通过联谊交友、开展活动、社会服务等,为促进渭南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市新联会成立以来,我们把全市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团结起来,为大家搭建起了参与社会治理、积极参政议政、实现自我发展的广阔舞台,2022年‘两会’,我们有8名理事当选市人大代表,17名理事及会员当选市政协委员。”市新联会会长成建辉说。

“作为一名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很荣幸被推荐为市政协委员,让我有了更大的平台去参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这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市政协委员、市新联会会员杨春熹表示,未来,他将积极履职,用行动诠释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初心,为渭南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更需要发挥统一战线的优势和作用,谋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

近年来,我市把创建具有时代特征、团结社会各界、体现统战特色、为党外人士所喜爱、充满活力的各种载体作为扩大统战工作影响的重要途径,着眼于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加强与各部门的联系沟通,主动与各民主党派人士、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和党外知识分子广交、诚交、深交朋友,在全市形成了关心统战工作、支持统战工作的良好氛围。

纵深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水平

“如何当好‘法律明白人’?”“‘法律明白人’如何开展工作?”……

2022年11月17日上午,在临渭区2022年“法律明白人”培训工作会现场,一堂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暨普法宣传课让人印象深刻。

建设法治社会,基层工作是重点。只有全体人民信仰法治、厉行法治,国家和社会生活才能真正实现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作为一名基层法治宣传员,要带头学习、全面把握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争当听党指挥的明白人、法治建设的主力军、普法守法的排头兵、和谐稳定的守护者。”临渭区杜桥街道司法所所长荆红军如是说。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健全行政裁量基准。

辅助决策、规范立法、统一执法、调处争议……公职律师在法治渭南建设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仅2021年,全市公职律师100余名,全年共办理各项法律事务1137件。

市市场监管局公职律师张京娟表示,作为一名市场监管公职律师,她将从执法有据、执法有力、执法有序、执法有度、执法有果五个方面严格做好执法工作,为法治渭南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干部是关键。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挥领导干部示范带头作用,努力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作为第一责任人,我始终坚持带头履行法治建设职责,把法治理念贯穿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过程,不断完善工作机制,依法规范行政行为,积极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做到‘行政审批流程更优化、政务服务过程更高效、企业群众办事更方便’,擦亮了‘渭好办’政务服务品牌。”2022年12月9日,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党组书记、局长潘西权在全市党委书记点评法治工作会议上表示。

近年来,我市深入开展党委(党组)书记点评法治工作,形成渭南特色述法点评“125”工作模式,领导干部述法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全面压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运用“签、述、评、督、考”五步工作法,强化“一把手”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提高领导干部自觉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深化改革、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抵御风险的能力和水平,推动各项工作不断纳入法治化轨道。

2020年12月4日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工作会议上,我市被授予“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富平、合阳、潼关、蒲城4县被确定为“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综合项目受表彰项目数量(5个)位居全省第一。全市行政复议机制改革成效显著,市级行政复议机构增设2个科室、6个编制,临渭区在全省率先启用行政复议“六室一厅”标准化办公场所,截至2022年11月底,全市受理行政复议案件共283件,其中市政府受理132件,各县(市、区)受理151件,市县两级同期案件办理数量创历史新高。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市司法局局长种逢康表示,新征程上,将继续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紧紧围绕法治建设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时代方位、职责使命、奋斗目标,推动更高水平法治渭南建设,为建成黄河中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提供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编辑:陈冰娟]

“五四”青年节,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详细]

2月24日,元宵佳节,按照省公安厅统一安排部署,渭南市公安局从当日早8时至24时,在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