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是社会发展稳定的基石。渭南市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以来,聚焦“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等制约企业发展的执法突出问题,设立涉企行政检查公示专栏、推进“扫码入企”试点等,“扰企检查”明显下降,法治化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目前全市涉企行政检查较去年同期下降21.5%,执法工作满意度较去年提升60%,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增强企业发展信心。
坚持源头治理,严格制度审查
对涉及市场主体经营活动政策文件源头把控,严格制发程序,广泛征求市场经营主体、行业协会、商会意见建议。同时加强与发改、市场监管、编办、人社等部门联动审查,注重合法性审核全面审、公平竞争审查专项审相结合,确保内容合法合理。目前全市共审查涉企行政规范性文件14件,修改1件,废止6件。
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靶向施治
开通全市行政执法监督投诉举报通道,在司法局官网、微信公众号、政务大厅公示市县两级投诉举报方式,加强与12345政府热线、法院、信访、财政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全市梳理各类执法问题线索347条,制发行政执法监督意见书238份,纠治各类执法问题349个,向纪检监察机关移送问题线索45条,纠正以罚代管、“一刀切”执法、选择性执法等突出问题,全市行政处罚案件较去年同期下降24.02%,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930.19万元,行政执法公信力持续提升。
发挥复议优势,化解涉企争议
持续畅通涉企行政复议“绿色通道”,依托行政复议联系点,向企业宣传行政复议制度,提供咨询服务,着力打造“有需必应、无事不扰”营商环境品牌。专项行动期间,我市新收涉企行政复议案件70件,办结36件,纠错8件,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30.1万元。在源头治理、前端预防、关口把控上同向发力,实现“全流程调解”与“精准化解”相统一,促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
发布典型案例,强化示范引导
深化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领与警示教育作用,在“法润渭南”微信公众号开设《渭南市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典型案例》专栏,发布8个典型案例,涵盖首违不罚、执法不规范、食品安全、大气污染、不正当竞争等多个领域行政执法问题,向司法部平台推送典型案例、经验做法28个,通过发布案例,集中呈现专项行动和集中整治的实践成果,给执法部门提供生动有效的指导。
健全制度机制,推进长效治理
专项行动和集中整治开展以来,先后出台《渭南市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渭南市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行为规范》《整治违规异地执法趋利性执法以及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等问题工作指引》等制度文件,从规范涉企行政执法、加强执法人员行为规范、强化执法监督工作举措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目前市县两级建立行政执法和执法监督领域制度机制21项,工作机制不断细化完善,行政执法监督工作效能有效发挥。








陕公网安备 610502020004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