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首页 >时政摘报 >正文
陕西: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5-10-22 来源:西部法治报
【字体: 打印

发展和安全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十四五”以来,陕西政法系统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更高水平平安陕西、法治陕西建设稳步推进,全省社会大局持续安全稳定,为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提供坚强安全保障。

交出平安“卷” 提升安全感

平安是老百姓解决温饱后的第一需求,是极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

全省各地各部门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扎实推进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各项工作,更高水平的平安陕西建设蹄疾步稳。“大平安”理念早已深入人心。

革命圣地延安在平安陕西建设中创出极具地方特色的鲜活做法,为平安陕西建设作了生动注脚。

延安市统筹发展和安全,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先后两次捧回平安中国建设最高奖“长安杯”,今年又摘得全省首批“平安金鼎”。

从《深化平安校园建设实现“十个没有”目标公开承诺书》上墙,到“警察叔叔”信箱全覆盖,警校协同模式遍地开花,给孩子们送去满满的安全感。

新变化不仅仅在平安校园,延安的医院、企业、市场等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领域以及重点场所亦用“十个没有”擦亮了平安底色。

近年来,延安立足地域特色,大力弘扬延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平安文化,在延安时期社会治理“十个没有”的基础上,制定新时代“十个没有”平安建设标准体系,开展“深化平安建设,实现‘十个没有’”系列创建活动,构建更高水平平安陕西建设的延安实践。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十四五”期间,全省各级党委和政府把平安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成立平安建设领导小组,建立协调机制,形成上下一体横向联动的工作局面。将平安建设纳入全省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与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推进、同落实。

省委每年高规格召开平安陕西建设工作会议,部署推进平安陕西建设工作。每年一季度,相关省级领导调研指导平安建设工作。

“平安校园”“平安医院”“平安小区”“平安景区”等系列创建活动深入推进,积小安聚大安,以各行各业一域之安汇聚成全省大平安。

省委平安陕西建设领导小组命名一批批平安市(区)、县(市、区)和平安建设先进单位,授予一座座“平安鼎”。 

在西安,莲湖区的社区议事厅让群众在家门口解决急难愁盼,警民座谈共话平安,群众安全感不断增强。莲湖区连续12年被命名为全省“平安区”,荣获全省首批“平安金鼎”;

在安康,人民群众对平安建设满意度连续5年均保持在98.6%以上,所辖县(市、区)实现省级“平安鼎”全覆盖,幸福安康可感可触。安康市、汉滨区、旬阳市获授全省首批“平安金鼎”;

……

平安建设人人参与、平安成果人人共享在三秦大地蔚然成风。全省平安建设群众满意度连年攀升,2024年人民群众对平安建设的满意度达到98.23%,较2021年提升0.94个百分点。

三餐四季,烟火人间。和美平安陕西,为绘就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画卷注入了新的活力。延安市、西安市莲湖区、铜川市宜君县、渭南市富平县分别获得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县荣誉。

写实解忧“卷” 提升幸福感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汉阴县城关镇新城社区居民刘兴住在一个老旧小区。他和邻居被楼下餐馆的油烟所困扰,找餐馆老板却谈不拢,便试着向网格员反映这件揪心事。

网格员不仅联系了相关执法部门,还叫来开发商一起协商。不久,小区加装了油烟净化设备。一年多来,再未发生餐馆油烟扰民的现象,大家住得更安心了。

汉阴县城关镇新城社区党支部书记陈倩介绍,社区组织网格员参加上级部门政策培训之外,还邀请法院和司法部门工作人员授课,手把手教网格员运用法律法规化解矛盾纠纷,不断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居民拨打市民热线反映问题的工单越来越少。

在服务群众、为民解忧的同时,司法力量不断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5欧亚经济论坛“一带一路”商事法律服务分会,首次设立特色环节——“法企对接”专场活动。活动中,西安市司法局为5家外经贸企业代表和多家法律团队提供交流平台,探讨与出海经营息息相关的法律问题,形成定制化方案,以法律智慧赋能商业实践,为区域高质量发展作贡献。

放眼三秦大地,人民群众幸福感攀升、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密码,正是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推进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多措并举,久久为功,全力防风险、解矛盾、促和谐,不断推进法治陕西建设的生动实践。

“十四五”期间,中央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现场会在西安市召开。

全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省委平安陕西建设领导小组出台工作意见,部署推进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工作。

各地各部门积极探索多元预防化解矛盾纠纷体系,关口前移、重心下沉,加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真正把三秦百姓合法权益维护好,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做到“事心双解”。

枫桥有经验,陕西有实践,地方有名片。

近年来,全省先后涌现了宝鸡市“十小自治”工作法、咸阳市“五链共治”和“七室一院”创建工作、延安市“两说一联”、榆林市“五级五长”工作机制、汉中市“一网四化三统一”、安康市“321”基层治理模式等一批典型经验。韩城市金城街道、富平县税费矛盾调解委员会、绥德县满堂川镇3家单位入选全国“枫桥式工作法”先进典型。  

答好履职“卷” 提升获得感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全省政法机关心怀“国之大者”,坚持人民至上,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把履职担当体现在政法工作全过程各环节。

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依照“三定”规定履职、依照法制办事、依照岗位责任落实,把“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转化为“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

紧紧围绕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聚力打好“八场硬仗”部署要求,省委政法委出台优化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十条措施,以法治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全面依法平等保护各类所有制经济实体产权,2021年以来全省法院审结一审知识产权和竞争纠纷2万余件。积极推进“线下进综治中心、线上进城乡社区”检察职能基层“双进”,2024年收集监督线索3.4万条,化解矛盾纠纷0.8万件。加强社会治安防控,筑牢公共安全防线。主动服务全省高质量发展,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做实主动警务、预防警务。深化实施法治政府建设“六大工程”。全省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2024年达到99.28%。规划建设西安“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营造良好法治生态;

全面加强秦岭区域、黄河流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等生态司法保护;

全面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全省107个县级综治中心实现“五有”目标,基层派出所所长进镇(街)班子覆盖率达100%,民警进村(社区)“两委”和“三官一律”进村(社区)实现全覆盖;

全省政法系统“学英模、见行动、立新功”主题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广泛学习宣传全国政法系统涌现的潘非琼等先进典型,同时学习我省涌现的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史礼海等同志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着力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陕西政法铁军,以英模精神领跑政法工作。去年以来,全省政法系统获得省级以上荣誉先进集体520个、先进个人707个;

……

平安陕西、法治陕西的美丽画卷,生动诠释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使命在肩,不达不舍。陕西政法铁军忠诚履职、担当作为,奋力书写新的更优异的政法答卷。


[编辑:王倩]

9月16日,渭南高级中学举行法治副校长聘任仪式暨“法治第一课”讲座,渭南市中级人民...[详细]

为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升行政执法质量,筑牢法治政府建设根基,近日,临渭区召...[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