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假期,雨雾天气频发,道路交通形势严峻,渭南公安交警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公安部、省公安厅、市公安局机关部署要求,树牢“群众过节交警过关”理念,紧紧围绕“防事故、保安全、保畅通、护稳定、优服务”的工作思路,全警动员、全力以赴,严格落实每日“研判分析、部署调度、督导检查、总结讲评”工作机制,为群众假日出行创造了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假日期间,全市道路交通运行态势平稳有序,未发生长时间、大范围交通拥堵,有力确保了全市人民平安出行。
严管严控 织密交通安全网
“双节”期间,连绵秋雨与出行高峰叠加,交通安保压力陡增。全市启动25处交警执法检查站、90处临时执勤点,强化重点区域、路段和时段的动态巡逻与定点值守,推动警力最大限度向路面倾斜。同步推进夏秋季交通安全大整治行动,组织4个波次全市统一行动,严查“两客一危一货”等重点车辆,严厉打击非法营运、超员载客等违法行为。假日期间,共查处酒驾醉驾违法行为95起、无证驾驶79起,有效筑牢路面防线。
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高交大队联合路政等部门开展滚动巡查,做到“早发现、快处置”,防止小事故引发大拥堵。依托无人机低空巡航、智能监测系统实时识别异常事件,联动导航软件与路面情报板精准推送“错峰路线”“避险提示”,为群众出行提供清晰指引。累计开展应急分流21次,应对高峰流量13波次,保障主要高速公路有序通行。
10月2日,华山景区迎来客流高峰,单日接待游客近2万人。华阴市公安局交警大队民警在310国道宝莲灯转盘至西线索道路段灵活指挥,引导车辆有序通行,并加大对重点车辆的检查力度,严查“三超一疲劳”,提醒乘客系好安全带,确保出行安全。
排查隐患 守护道路平安顺畅
假日期间,渭南公安交警聚焦连续性恶劣天气,坚持以气象为令,持续加强与气象、交通运输部门的沟通协作,及时掌握天气变化,深入细致排查临水临崖、盘山环山道路等重点路段隐患,推动问题路段及时治理、及早消除。启动恶劣天气应急预案5次,各交警大队在夜间23时、黎明6时对易出现道路塌陷、山体滑坡、团雾灾害的高风险路段进行巡查。
10月1日9时30分许,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临渭大队民警巡逻至渭阳路时,发现一棵行道树树枝因风雨倒伏,占据部分车道。民警迅速设置警示区,冒雨清理树枝,20分钟内恢复通行。同日15时许,白水县公安局交管大队民警在雷牙沟路段发现路面落石,他们一边指挥交通,一边徒手清除障碍,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10月4日7时许,西洛城大桥桥梁伸缩缝梳齿板松动,高速养护部门立即联动交警、路政启动应急响应。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高交大队民警分组作业,上游设置预警,桥面划定施工区,并通过广播提醒车辆减速。路政与养护队边布控边施工,仅用1小时20分钟完成加固,桥梁功能恢复正常。
暖心救助 彰显爱民情怀
10月6日,渭南普降中雨。蒲城县公安局交管大队民警在201省道罕井段发现一辆汽车侧翻,车内人员被困。民警迅速设置警示标志,指挥车辆避让,协助驾驶员脱困。驾驶员称,因雨天路滑、车速过快导致车辆失控,所幸规范使用安全带,未造成伤亡。
10月3日21时30分,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高交大队民警在菏宝高速发现一辆货车因刹车片损坏停于应急车道,未设警示。民警分头设置警示标志、引导司乘人员撤离至安全区域,并联系救援。其间,民警向司机讲解“车靠边、人撤离、即报警”安全常识。救援单位很快抵达,将故障车辆安全拖离。
假日期间,渭南公安交警全天候、多渠道、立体化开展“双节”假期交通安全提示服务。开展高速公路道路交通慢直播,依托高速公路、国省道沿线诱导屏即时发布“两公布一提示”,同步利用广播、微信、导航提示等多种渠道滚动发布易堵路段、绕行线路和出行提示,实现全程“伴随式”安全提醒服务;积极推行“车管不打烊”等便民举措,在交警执法站、临时检查站和高速公路服务区设立爱心驿站,提供热毛巾、清凉油、急用药品等服务,传递出交管部门的温暖与能量。
节日期间,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高交大队以气象为令,启动恶劣天气一级勤务,加强路面管控,确保道路安全畅通。图为民警通过鸣警笛、亮警灯、喊话器提醒等方式,提醒过往车辆减速慢行,安全行车。
10月6日9时30分,临渭区渭阳路一棵行道树树枝因风雨倒伏影响通行,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临渭大队民警合力将树枝拖至路边。
节日期间,渭南公安交警持续推进夏秋季交通安全大整治行动,组织4个波次全市统一行动,严查“两客一危一货”等重点车辆,严厉打击非法营运、超员载客等交通违法行为。图为市公安局华州分局交管大队民警在重点路段严查酒驾醉驾。
10月2日,市公安局华州分局交管大队民警在310国道及农村道路设立临时检查点,加大对不按规定使用“一盔一带”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整治力度,坚决遏制交通违法行为滋生,严防道路交通事故。
10月6日15时许,白水县公安局交管大队民警巡逻至辖区雷牙沟路段,发现路面落石影响通行且存在安全隐患,民警快速清理落石。
9月29日,大荔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民警走进渭运集团大荔县客运公司,重点查验客运车辆逃生锤、灭火器等应急设备,并要求企业落实车辆定期“体检”制度,从源头上杜绝“带病车辆”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