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首页 >政法文化 >正文
村上的奶山羊
时间:2025-08-16 作者: 贾重新 来源:华山文学
【字体: 打印

村上的奶山羊

作者:贾重新

e622a249ce5c47d68d133d9956086ca2

(一)

提起奶山羊,我一点不陌生,再熟悉不过了。老家富平县流曲镇炭村村,村民养羊的历史,能追溯到很久之前。

儿时记忆里,村里家家户户几乎都养羊,我家也不例外。割草、喂羊、清理羊圈、拉运粪土,这些活儿我都干过。直到现在,仿佛腿脚上还沾着那时的泥土气息。

最难忘的是小羊娃吃奶的场景:一只、两只,甚至三四只毛茸茸的小家伙,昂着头把小嘴凑到羊妈妈的乳头边,贪婪地吮吸着,那股子用力劲儿,看得人心里美滋滋的。它们跪着前腿,一边吃奶,一边还会时不时猛地顶一下奶头,好让奶水更顺畅地奔涌出来,非要吃个够、吃个饱,才肯罢休。难怪人们常说:“把吃奶的劲用上”,这说法,会不会就源自这里?

羊妈妈则站在原地,一边反刍,一边享受着喂奶的惬意。偶尔会转过头,看看自己的孩子小宝贝,那副洋洋得意的模样,藏着说不出的满足。大人们看着自家的羊下了羊娃,看着它们一个个吃奶、蹦跳的样子,脸上总会漾起笑意。这样的画面,那么温暖,那么美好,那么自然和谐。

那个时候,村上一家一户养羊,是农村家庭生产生活所需。一个是养羊所产生的羊粪,可作为农家肥,它和猪粪牛粪一样,用作给田地里农作物施肥。种庄稼时,农家肥特别是羊粪一类,老百姓尤其喜欢,因为使用这样的有机肥,庄稼长的壮实,会获得稳产,甚至较高产量,土地还不会板结。另外,等羊养肥了卖掉,又是一笔重要的家庭经济收入。

在我们村,养羊早成常态,村民们能养羊,会养羊,爱养羊。

养羊,村民至今离不了,已经与农村家庭生产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

养羊,也成了村民种庄稼而外,农村家庭一项不可缺的副业。

(二)

随着社会发展,乳品业渐渐融入生活,畜牧养殖也被纳入国家发展计划。而富平作为奶山羊养殖的优生区,养奶山羊成了老百姓增收的好路子,也成了农村经济发展的优选方向。如今,奶山羊产业已是家乡的优势产业,一头连着老百姓日益增长的健康饮食需求,一头紧紧串联起乡村经济发展的脉搏。

“县上办了炼乳厂,羊奶国家收哩。”这是最初村民对羊奶能卖钱的认知。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六七十年代,富平建起了乳品厂(当地人叫炼乳厂),对鲜羊奶进行深加工。从那以后,每天都能卖羊奶,村民们心里十分高兴,常常说:“养羊卖奶,天天有零花钱,油盐酱醋不用愁。” 

七十年代计划经济时期,生产大队(村)开始设有收奶员,负责收全大队的鲜羊奶。每天清晨,养羊户按时去卖奶,收来的羊奶统一交到镇上收奶站,再用专用车送到县里的乳品厂。那时,一斤鲜羊奶才卖8分到1角钱。

到了八十年代,养羊的人家多了,鲜奶量也增大了,又增多了收奶员,到了1985年,村上收奶员增加到了3个。这个时候,收奶员所收鲜奶,每斤村民才卖5角钱。

时间推移到1990年,养奶山羊的户数和数量大幅增加,存栏量上去了,每天的鲜奶销量也跟着涨。村里设了2个收奶站,还有2名代收员。周边村子也陆续设了收奶站,一般的收奶站每天能收鲜羊奶10吨左右,大的收奶站能收鲜羊奶30多吨。 

住在老家屋子前排年轻人贾永平,按辈分把我叫叔哩,家里就设了个收奶站。他对我说:“叔,现在养羊户多,鲜奶量大,检验检测也更严了,价格自然也高了”。目前1公斤鲜羊奶7元,2018年最高时卖到过9.2元。羊奶价格涨了,群众尝到了甜头,养羊的积极性更高,管理也更规范了。

其实,老家甚至关中一带农村养的羊,过去基本上是本土产的山羊,随着科技发展进步,这种农家养的本土山羊,经过杂交改良后,个头大,毛色好,产奶多,品质优,它是一种莎能奶山羊。现在村上老百姓养的多是改良后的莎能奶山羊。

从少到多,从小到大,老家的奶山羊产业渐渐成了气候。据资料显示,富平奶山羊产业已形成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格局,2025年存栏量达95万只,年产羊乳25.6万吨;建成7家规模以上羊乳加工企业(如美羚、圣唐乳业),扩建生产线17条,研发出液态奶、羊奶酪等新产品,年生产各类羊乳产品4.8万吨,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80亿元。 

蓬勃兴旺的养羊产业,村里的饲养户很普遍。在老家,东家养羊,西家养羊,从我记事起,一直是这个样。

过去,农村养羊,以散养为主,也就是一家一户养奶山羊。散养一般每户起初养一两只羊,慢慢发展一户养羊4到5只或8到10只左右。喂的青草,一般是养羊户家里的大人或孩子,提着笼到地头、埝边、沟壑地去割野草;过去还用地里种的玉米杆和叶子来喂羊;现在也有自家地里种些草,一般为苜蓿和燕麦草,解决羊吃草问题;同时,在饮水时要加饲料,过去一般为麸皮,现在都是专用饲料。

如今,农村发展集中养殖奶山羊,喂养条件和标准,越来越高。要有场地和圈舍,配备各种养奶山羊的设施。青草和专用饲料、饮水、通风、夏季降温防暑、冬季防寒、防疫等等,这些都是集中养奶山羊农户,必须具备的条件和要求。村里养奶山羊存栏达到50只到100只的已有20余户,这些养羊户,一度叫作奶山羊核心群。每户养羊存栏在150只到200余只的,这些养羊户,最早叫专业合作社,现在叫家庭农场。象这些养羊户,存栏较多,喂养规范。据有关资料显示:全县新建标准化健康养殖小区45个,规模化养殖占比不断提高。

(三)

养羊挤奶、卖奶和收奶,是当地发展奶山羊产业的重要环节。

养羊户的村民,挤奶卖奶,一般凌晨4点半或5点左右起床,开始劳作。挤奶形式,一种是人工挤奶,就是养羊户主人用手挤奶,一只羊挤奶时间至少7到8分钟,这是多年来村民们普遍采取的做法。用手挤奶,主要是散养户因养的奶山羊少,村民自己亲自上手,一个人或者两口子齐上阵,有用一只手挤奶的,还有用两只手同时挤奶的,只要方法得当,很快几只羊的奶就挤完了。挤奶也有技巧,经常挤奶的村民,一般都掌握了挤奶的诀窍,奶挤的既快又好,也就是说当天每一只羊的奶,挤得比较净,同时,羊还一点感觉不到疼痛。

挤羊奶另一种方法,也是新推广的做法,使用吸奶器挤奶,一般一只羊的奶,吸奶器挤奶用的时间约3、4分钟。使用时,吸奶器对着奶山羊的乳头,直接将羊奶挤吸入专用奶桶中。养奶山羊超过20只以上的,就需要上吸奶器,一个吸奶器价格在2500元左右。

卖奶,过去基本上是农家户的妇女,将挤下的鲜羊奶,送到收奶员那里去卖。当年是用搪瓷缸子或者专用的脸盆,盛着羊奶去卖。现在盛奶用具要求严格,养羊户都用专门规定的不锈钢桶装奶。奶山羊存栏多奶量大的,要用一个或几个大桶装鲜羊奶,然后用电动车或者三轮车,带着或者拉着去卖。

每天清晨,一个个养羊户,或用手提着、或骑着电动车带着、或者用三轮车拉着盛满羊奶的桶子,如今,还有开着小轿车,装上羊奶桶子,早早来到收奶站,经过收奶员检测和检验,把当天合格鲜奶顺利变卖,然后高高兴兴回家,又开始下一轮的喂养、挤奶、卖奶过程。这已经形成自然规律,天天如此,年复一年。

我经常回老家,多少年来,村里养奶山羊,挤奶卖奶的景象,没有间断,始终是这样。这种踏实而阳光的日子,老百姓过的朴素而实在,顺心而满意。应该为我们这些在炭村这片土地上,辛勤劳动,精心养奶山羊的村民,点个赞。

和我老家一个巷子住的、年近80岁的八虎哥,至今见了说什么:“家里养上奶山羊,就是一个家庭的小银行,天天有收入,手头灵活的很”。说着“哎”了一声,我年龄大了,娃们怕劳累我,现在没有养羊了。

看着八虎哥,笑眯眯想起自己家里曾经养的奶山羊,过去多年来创造的经济收入,给家庭生产生活带来的快乐与幸福,是那么自豪,那么高兴。

收奶员:一般凌晨4点半左右起床,在前一天收奶器具清洁卫生的基础上,做好当天周围卫生打扫和清洁工作,准备收奶。

收鲜奶,首先要验奶,也就进行检验;过去验奶,收奶员使用蜜度计,主要测试奶中有无掺加水。现在检验鲜奶,更加严格,收奶员使用试剂进行检测,主要测试有无掺加水和各项指标是否合格。

食品安全,重于泰山。收奶员按照国家标准,对鲜羊奶严格检测,从头源头上把好乳品质量观,实在必要,而且十分重要。养奶山羊和卖奶的村民,多少年来,都有这种安全责任意识,接受鲜羊奶检测,已经成为自觉行为。

(四)

好产业,人不离家,不误农时;一边养奶山羊,一边能耕种农田,两不误,双保险;家门户交奶,十分方便,收入稳定;习惯饲养奶山羊,有经验,会管理……。这些都是我们老家养奶山羊村民的普遍认识,而且不时的还谈起养奶山羊的一些渠渠道道。

一般元月份,奶山羊开始下羊娃。羊娃从元月份,喂到20斤左右,开始吃饲料;这时的羊娃,每只价格500元左右;羊娃喂到8月份,已经到了配种成年母羊,配种怀上小羊羔的奶山羊,一般到次年元月份,又到了下羊娃哺乳时段,这时候,奶山羊就要开始产鲜奶了。

羊下了羊娃后,一种情况,这个奶山羊让羊娃吃一个月奶,然后母子拆开,羊妈妈产奶,羊娃或养或卖。一种情况,这个奶山羊下了羊娃后,采取将所下的羊娃,放在另一个羊舍里代养。听我的堂弟重忙和增强他们俩个说,今年羊娃一只价格,已经卖到1000元到1500元左右,已经很贵了。

我的堂弟重忙和增强,多年来一直在养奶山羊,在村外地里建有专门养羊的圈舍,养羊设施齐全,各自养奶山羊都在50只左右,最多时,堂弟重忙养的奶山羊达到近百只。

一次回到老家,堂弟重忙对我说,这些年,村里邻家一位嫂嫂家,养了几只奶山羊,其中,1只羊品质特别优良,每天产奶多,而且比较稳定,最多一天挤奶达到了15斤,羊奶3元一斤时,每天能卖40到45元。因此,这位朴实的农家嫂嫂,把羊当作宝贝来养。定时喂食,按时饮水,而且冬夏都是让羊喝温水;尤其遇到夏天,天气特别炎热时,给羊喝的霍香正气水,冰爽降温,起到防署作用。前几年,他家的一只奶山羊,下了4只羊娃,她和家人特别上心,说起来信不信,竟然用雪白面粉,和的面糊糊,给羊娃吃哩喝哩。看看,把一只上等品质奶山羊,多么当事。据说这只奶山羊下的羊娃,当时每一只卖到了1000多元。

堂弟重忙笑着说:“新哥,给你说粗俗点,比人都当事”。我兄弟俩“哈哈”都大笑了起来。他还讲,现在村里养奶山羊,起初卖羊奶的人,普遍年龄在80岁或90岁以上。

“有羊了,日子就有指望了”。这句话,既道出了当年村民在养奶山羊的辛劳中扛起生活重担的坚韧,也映照着他们对踏实日子的质朴期盼。它像一面镜子,照见了土地与劳作的紧密相连——春种秋收的农田里有希望,圈舍中咩咩叫的羊群里更有奔头。

养奶山羊,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老百姓不知付出了多少汗水和心血。“辛苦的很!”这话语是村民养奶山羊亲身体会和真实感受。

每一只奶山羊,每一斤鲜羊奶,都印记着我们村上老百姓劳动的艰辛;每一群奶山羊,每一吨鲜羊奶,都寄托着人民群众对未来美好生产生活的希望!

多年来,这希望从“能糊口”到“能致富”,从“解燃眉”到“稳日子”,变的是生活越来越好,不变的是村民们在与奶山羊相伴的岁月里,那份对劳动的敬畏、对生活的热忱,以及从汗水里种出幸福的笃定。

我熟悉村上的奶山羊,喜欢村上的奶山羊,更热爱村上这片土地上的父老乡亲!



[编辑:陈冰娟]

全市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现场会召开刘凯参加并讲话全市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现场...[详细]

渭南政法网(通讯员郭晓军)4月16日,华阴市召开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第九次会议。...[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