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首页 >渭南检察 >正文
渭南检察:以公益诉讼守护魏长城 助力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
时间:2025-02-20 来源:渭南市人民检察院
【字体: 打印

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长城如同一条巨龙,蜿蜒起伏,见证着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与不屈精神。魏长城,作为战国时期魏国为巩固西部边疆、防范强秦东进而修建的军事屏障,是陕西境内现存最古老的长城遗迹之一,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近年来,渭南市检察机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开展“寻访文物古迹 保护文化遗产 传承中华文明”专项活动,以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为契机,全面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能,用坚实的脚步丈量每一寸长城,以检察智慧为魏长城遗址的保护贡献力量。

历史的见证,文化的瑰宝

魏长城始建于战国魏惠王时期,历经2300多年的风雨沧桑,依然屹立不倒。它不仅是历史发展的见证,更是研究战国时期疆域史、民族交流史和地方史的重要实物资料。魏长城(渭南段)南起华山北麓,经大荔、白水、澄城、合阳、韩城等县市,全长109千米,遗存的城墙、敌台、烽火台共82段。这些遗迹如同历史的碎片,拼凑出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每一处遗址都诉说着过往的辉煌与沧桑。魏长城华阴、大荔、韩城、合阳段为国家文物重点保护单位,澄城、白水段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微信图片_20250220084849

由于魏长城是夯土筑成,历经千年风雨剥蚀,整体保存状况并不理想。我们以魏长城保护为抓手,积极开展长城保护专项行动,用心寻访,用力保护,发现部分遗址存在安全隐患,急需得到有效保护。截至目前,共摸排公益诉讼案件线索5件,立案4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4件。督促行政机关完善设立长城保护标识牌12处,增设标志碑24处,清运遗址保护区域内垃圾90余方,清除危害主体安全杂草树木20处,张贴宣传警示标识38个,有力保护魏长城遗址。

依法履职尽责,守护长城遗迹

为了全面掌握魏长城遗址的保护状况,渭南市县两级检察机关联合文旅相关部门,先后组织干警120余人次深入魏长城遗址腹地及黄土沟壑之间,2次全线踏查、7次定点踏查,实地勘察敌台、烽火台等5余座,行程102余公里,拍摄现场照片90余张,询问当地村民和村干部130人次,对魏长城遗址进行了系统的实地寻访,查实魏长城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症结,为精准、有效解决魏长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打牢基础。

微信图片_20250220084853

在实地踏查的基础上,渭南市检察机关积极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能,通过诉前检察建议推动当地政府、文物行政部门等魏长城遗址点段实际管理者厘清责任清单,建立规范科学的保护档案,划定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落实保护组织、竖立保护标志。2024年4月,华阴市检察院针对长城本体保护不到位、破坏长城风貌等问题,制发检察建议,督促相关部门修复魏长城遗址保护范围内生态环境面积20余平方米,增设标志碑5处,修补巡护步道10余米,同步强化日常监管力度,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密切沟通协作,形成共治合力

长城是中华民族文化和精神的重要载体,对其保护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渭南市检察机关积极加强与文物保护部门、公安、乡镇等相关部门的协调联动,建立沟通联络、信息共享、办案联动、起诉应诉、宣传培训等协作机制,整合公益保护资源,凝聚长城遗址保护强大合力。

微信图片_20250220084856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魏长城的历史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中华文明,渭南市检察机关结合魏长城遗址保护,加强与文旅、住建等部门的沟通,调阅《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渭南段)建设三年行动方案》,积极助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渭南段)建设,形成“上下一体、内外互动”的魏长城保护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新局面。合阳县检察院助推文旅部门争取地方财政资金用于魏长城遗址的日常维护和修缮,并助推合阳县依托中央预算资金2000万元,已完成魏长城遗址公园展览馆、巡检道路等前期工程。华阴市检察院推动文旅部门启动了华阴市长城文化公园的项目申报,已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并申请中央发改资金2000万元。目前,已确定园址范围,实现魏长城华阴段二期、三期保护工程有效衔接。

下一步,渭南市检察机关将继续强化政治担当、法治担当、检察担当,协同多部门全力推动魏长城遗址保护和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渭南段)建设向纵深发展,让长城文化发扬光大,为渭南文化强市建设贡献检察力量。



[编辑:陈冰娟]

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渭南市举行“12·4”国家宪法日暨“宪法宣传周”活动...[详细]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促进全院干警凝心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