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2025年 5月 25日 星期日
首页 >渭南检察 >正文
服务大局显担当 忠诚履职谱新篇——2024年渭南检察亮点工作纪实
时间:2025-02-18 作者: 记者 种艳 来源:渭南日报
【字体: 打印

检察工作,是维护法律尊严的一道重要防线,法律监督则使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公平,更感受到的法律温度。

渭南检察,坚持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他们默默守护着辖区的百姓和企业,此刻,检徽在渭水河畔熠熠生辉……

2024年以来,围绕陕西省人民检察院党组“三个一”工作思路,渭南检察以扎实推进“检察护企”“检护民生”两个专项行动为抓手,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和“三有”争创活动,这一年,他们交上了人民满意的答卷。

2025年,一幅幅更加美丽的检察画卷徐徐展开……

坚持党建引领 锻造过硬检察队伍

党建是基石,那么如何做好党建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渭南检察持续强化党建和意识形态工作。他们以创建“五星级党支部”“渭好办党支部”“四强党支部”为抓手,深化“分类指导、争先进位”三年行动和“岗区队”建设,一体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扛牢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深刻领会“三个事关”重要意义,充分认清检察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新风险新挑战。

立足检察职能 全力服务发展大局

一次次走访、一项项制度、一条条举措……渭南检察始终紧跟党委、政府的决策步伐,靶向施策、精准发力,保证检察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合拍共振。

服务企业,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将服务企业做得更细更实,渭南检察在不断进取、探索着。2024年,联合工商联等建立“检察+”协作机制4项,开展送法进企业等宣传活动30余次,协调化解涉企矛盾纠纷23件。共办理各类涉企案件322件,起诉227人,帮助挽回经济损失2245.5万元。依法惩治民营企业内部腐败犯罪,共起诉职务侵占、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等犯罪84人,引导民营企业建立健全现代化内控体系。

服务企业,创新驱动发展。深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25人,设立秦创原知识产权检察保护站(点)8个。设立地理标志保护检察服务站3个,常态化开展地理标志保护检察工作,推动大荔、蒲城相关机构分别制定冬枣、酥梨地理标志保护协作意见。澄城县院办理的一起假冒注册商标案被省检察院评为全省知识产权典型案例,市检察院第三检察部被省政府评为全省知识产权工作先进集体,2名检察官入选全省知识产权检察人才库。

司法为民 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民以食为天。渭南检察紧盯“舌尖上的安全”,起诉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13人,办理食品药品安全领域公益诉讼案件98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77件。督促整治网络餐饮食品安全隐患,累计检查外卖餐饮商家2393家,责令改正584家,处罚65288元,组织培训19次,推动立案查处3家,向公安机关移送刑事犯罪线索2条。韩城市院和市场监管局建立食品药品公益诉讼联络办公室,助力推动解决市场监管履职困境,护航食品药品领域安全。

护航花朵 法治浇灌花儿开

未成年人的法治观念是润物细无声的浸润,滋养着每个孩子。

渭南检察建成“一站式”办案区6个,对未成年被害人一次性完成询问、检查、救治。持续深化“法治进校园”工作,214名检察官担任法治副校长,聘任102名小学生担任“小小法治宣传员”,深入411所中小学及中高职院校学校开展各类普法活动600余场,惠及师生3万余人。联合团市委签订《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支持体系合作框架协议》,聘任46名专业司法社工参与救助未成年人。

深入贯彻落实强制报告制度、入职查询制度和从业禁止制度,查询密切接触未成年人从业者5000余人,开展社会调查110次,获取强制报告案件线索5件。临渭区院和富平县院办理的2起未检案件分别入选省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社会支持体系建设工作和未成年人检察综合履职典型案例。

社会综合治理 让当事人感受到“春风化雨”

深入开展社会综合治理,是新时代检察机关的重大政治责任。渭南检察把末端处理与前端治理有效融合,深挖矛盾纠纷社会根源,续写诉源治理新故事。

亲戚间因琐事发生争执继而大打出手,一方轻微伤。“一诉了之,不如挽救一段亲情。”检察官说:“这类案件不同于普通的故意伤害案,一般经过许多年的矛盾积累而成,除了利益外,往往夹杂剪不断的情。”案发后,检察官多次推心置腹与两人沟通,汇集多方调解,最后双方签署了赔偿协议,达成刑事和解。

渭南检察针对司法办案中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123件,1件被省院通报表扬。与市人大、市政协建立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衔接转化机制,更好发挥公益诉讼制度效能,推动社会治理。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接待来访群众845人次,对769件群众来信做到“件件有回复”。召开听证会331次,化解矛盾纠纷。

临渭区检察院“融、听、暖”化解涉法涉诉信访矛盾工作法被省委政法委、省委平安办评为全省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按照“一案一评查、一案一分析、一案一预警”的方式开展反向审视工作,“华州区吴某反向审视案件”入选最高检典型案例。

推进公益诉讼 依法保障民生民利

聚焦百姓的操心事、揪心事、烦心事,达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教育一方”的社会效果。

渭南检察共摸排各类公益侵害案件线索764条,立案742件。围绕秦岭、黄河生态保护和关中平原大气污染防治等重点领域开展监督,起诉破坏环境资源犯罪24件53人,检察公益诉讼立案381件,发出检察建议340件,起诉14件。督促关停和整治违法排放等企业29家,清除违法堆放垃圾4360.65余吨。

创新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专项监督,督促行政机关查验项目工地110个、机械473台,立案21件,整改54台,推动渭南市环委会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道路移动机械监管工作的通知》,形成监管合力,有效防治大气污染,两名同志被表彰为全省生态环境检察业务竞赛能手。围绕“国土国财”领域立案24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26件,挽回损失24余万元,当好国有资产“看护人”。用心开展文化“寻保传”专项活动,共立案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案件13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13件,涉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

回首2024年,渭南检察忠诚履职、实干笃行、奋楫争先。2025年,渭南检察步履不停、逐梦前行,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



[编辑:陈冰娟]

市委政法委员会全体会议召开刘凯主持并讲话5月21日,市委政法委员会全体会议召开。会...[详细]

渭南政法网(通讯员郭晓军)4月16日,华阴市召开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第九次会议。...[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