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 海 的 风
文/林 沐
“嗖”! 我用力推开一楼单元门,一个空纸奶盒在一团风力的裹挟下,像长了翅膀一样,迎面飞了进来。刮了一夜的风,到了早上还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北海,作为北部湾一座滨海名城,我不分季节,已经来过多次了,最长的住过三个月。北海的景观如世外桃源涠洲岛,十里银滩、美丽的廉州湾、承载历程的百年老街、香醉半个城市的饮食风情一条街、葱茏覆绿的当地陆上之巅冠头岭等等,很多地方也已光顾多次。感受了南国的春风秋月,也经受了极端天气“回南天”的惊扰。但说实话,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北海的风。
北海的风,一年四季,没有始,也没有终。实话说这是初来时,对北海的印象。其实,北海的风多是和气候状态,所处位置相关的。北海地处我们国家陆地的最南端,在北回归线以南,按纬度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域。我住的小区也用上了北纬21度的名字。这里一年四季,气候变化不像北方地区的明显。在这里,一年四季大约可合并为两个时段,即夏季半年和冬季半年。夏季半年在当年的4月到9月;冬季半年在10月到来年的3月。夏季半年时,气温自然高些,主要是受热带高压、强风和偏南风影响,刮的是偏南风。10月到来年的3月属于冬季半年,主要受偏北季风控制,多吹的是偏北风。这样,自然夏季半年雨水多一些,冬季半年干旱少雨一些,但这也不是北方地区意义上的干旱少雨,我来这里两个多月,还是下过几场雨,只是时间短些,雨量小些罢了。
我是年前11月份来到北海的,当时正是北风渐劲的日子。白天里,北风不时劲吹,你若走在街上,若顺行,那必然是满满风力的推背感;若正好迎风前行,那又必然是拉紧衣帽,裹紧衣衫,半闭眼目,或低头摒气,或身子半侧而奋力前行。你若居家,那楼下的风声,在楼宇回音的影响下惊天动地。特别是到了晚上,常常会使人从睡梦中惊醒,或有风浪撞击船舷,或以为外面一定是风雨交加的错觉。你若当了真,爬到窗前想看个究竟,那楼下的大小树木,都好似一个个戴着树冠枝叶的不倒翁,或似一个个兜不住自己身子的醉汉而东摇西晃。至于这“风雨交加”的声响便是这风力制造的。
初来北海的一天,又是个北风肆虐的天气,便早早关了门户,但门缝隙间不时发出的风鸣声刺激着神经。择日赶忙购来封条把门缝重新密封。居住一段时间后,便有了一些经验。现在,每遇刮风的天气,就会自觉关掉楼层公共部分的窗子,再关上单元的防火隔离门,这样刮风对室内的影响要小许多。如若不这样,大风天出外,在你打开家门的一瞬间,风就可能掀翻你墙上挂的,或桌上摆的那些东西。
又一天,下楼去买菜,在电梯里遇到从北京来度假的老两口子。“这北海的风咋就这么大呢。”陌生人之间的对话,也是以风为媒打招呼。走到院子里,那风打着旋儿,转着圈儿,不时地卷起地上的枯枝落叶。当那旋风儿转移到了垃圾桶附近,神奇的是它竟然似长了长臂,能从没有加盖的垃圾桶里掏出纸屑、纸盒等轻浮的东西。
北海的风多而长,但夏季不躁,冬天不寒。夏天里北方天干气躁,在北海,当气温缓缓上升到一定程度,必然会有一阵带有足够雨水的海风翩然而至,人们的炎热感随之消失,气温也降了下来,这便30度多的天气不会很多。到了冬季,强劲的北风经过千里之行,到了这里,风是依然刮着,但失去了寒气。这里冬季气温平均保持在20度上下,即便特别天气,那也只是幼儿园初级班孩子能数清的天数。有时晚上的气温,刚降到个位数,白天就又上升到20度以上。这样,你上街便经常能见到棉衣、单衣、短裤、短衫同框的景象。这也是大批的北方人群,特别是中老年人,冬季来这里避寒的原因,他们成了名副其实的“候鸟”。
北海的夏风是海风,自然是好的,但北海的冬风也有它的长处。长期处于湿热的环境,人需要清爽的气候来增强身体的适应性;植物也需要储备能量继续发力成长。每年冬夏之交,北海地区都会出现特别的天气“回南天”,也只有一场北风能让它烟销云散。前些日子,突然有几天雾霾天气,一场北风,自然也使它无影无踪。
北海的风是北海流动的景。经受过北方地区雪雨天中的寒风,经受过青藏高原凛烈的骤风,经历过云贵地区夏日里酷热的干风,才晓得北海的风其实是温润的、和缓的、舒适的。北海的风,铸就了北海的四季如春,也造就了这里的好山好水,这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厚爱。我享受北海的阳光沙滩,亦享受这北海的风。
北海三面环海,自然也少不了台风的侵袭。但其地理位置优越,雷州半岛和海南岛象钳形的防线一样,抵御了破坏性天气的力度。再是近些年科技的进步,早预报、早预防、早准备,把破坏性减少到最低点。我是北方人,还没有经受过这些,也只能在心里祝愿“天佑北海”。
说着说着,风又起了。但是微风,是和熙的清爽之风。树枝微微摇曳,似蒙了一层绸布的落日在海面上映出一串串波光粼粼的红宝石色。我凝神远处晚霞下归来的渔船,心想这又是渔人们一个收获满满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