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首页 >渭南法院 >正文
全国生态日丨种下一颗保护黄河的种子
时间:2024-08-17 来源:渭南中院
【字体: 打印

8月15日,共青团渭南市委联合渭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在第二个“全国生态日”开展“守护黄河安澜·传承文化根脉”青少年生态文明实践研学活动,30余名青少年学生代表走进渭南法院生态环境司法保护教育基地及修复基地,深入了解、体验环境资源保护的重要意义。

循环利用知多少,节能环保树心间。在渭南市华州区人民法院环境保护司法教育基地,学生们围着汽车、卡车模型,兴致勃勃地讨论着,讲解人员从新能源电池递次利用、无害化处置等方面逐一解答了学生们的疑惑。“在我们审理的一起案件中,因企业随意处置危险废物,导致周边土壤遭到污染,环境遭到破坏。生态循环不已,万物生生不息,破坏环境最终破坏的是生态循环,破坏的是生命万物,通过今天的活动希望大家能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华州区人民法院杏林法庭王欣法官向学生们讲道。

修复基地展新颜,保护黄河我先行。在渭南市潼关县人民法院黄河古渡口生态环境司法保护修复基地,学生们看到了“黄渭洛”三河交汇处的盛景以及过去黄河两岸被违规建筑物占据的图片样貌,再看如今郁郁葱葱的修复基地,学生们对司法修复基地的设立有了更直观的了解。潼关法院干警周纹露通过环境犯罪案例讲解与互动问答,教育引导学生们树立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生态文明理念与行动自觉,争当生态环境保护小卫士,共建绿水青山,同守法治蓝天。

守护黄河安澜,传承文化根脉。青少年生态文明实践研学活动的最后一站来到了潼关博物馆,学生们在这里看到了自然风光、文物古迹,了解了水运繁荣、历史文化,对黄河文明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保护黄河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纷纷表示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自觉做保护黄河的践行者、传播者、推动者,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贡献力量。

下一步,渭南中院将持续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围绕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大局,不断拓展黄河环境资源审判保护与文脉传承,充分发挥生态环境司法基地的法治教育、成果展示及宣传引导作用,将学生体验转化为实践成果,以多种形式展现守护黄河,保护环境的典型做法,在全社会营造良好氛围,切实以法之力为绿水青山保驾护航。



[编辑:陈冰娟]

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渭南市举行“12·4”国家宪法日暨“宪法宣传周”活动...[详细]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促进全院干警凝心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