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首页 >潼关 >正文
潼关公安:“五大强警工程”激活政治工作核心引擎
时间:2025-11-11 来源:《陕西公安》杂志
【字体: 打印

3

近年来,潼关县公安局围绕新时代公安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要求,落实政治工作“八大行动”,创新推出“青蓝、繁星、暖警、同心、常青”五大强警工程,从人才培养、典型塑造、关爱保障、辅警管理、经验传承五维度发力,为公安工作注入内生动力。

“青蓝工程” 构建“师徒共生”人才孵化链

4

针对新警成长困境,创新“责任绑定+实战淬炼+考核激励”三维培养机制。责任绑定上,实施“师徒捆绑考核”,制作《青年民警成长培育“青蓝工程”手册》,将带教成果与导师职级晋升、评优评先挂钩,形成“以老带新、以新促老”格局。实战淬炼方面,设立县综治中心、县法院、四知派出所、执法办案中心、合成作战中心、职教中心警务室等6个青蓝工程教学点,让新警在重特大案件中担任“主办侦查员助理”,累计参与现场勘查400余次、制作笔录2000余份。考核激励上,以五条规定和实战实绩考评,常态化督促青年民警考取执法资格、大数据分析师、无人机驾驶等证件。目前,初级大数据分析师通过人数全市第一,30余对师徒获部省市县荣誉,实现“新警成长—导师传承—团队提升”良性循环。

5

6

“繁星工程 ” 打造“系统规范”典型培育矩阵

7

8

9

10

打破“高大全”模式,构建“基层推选—多维培育—成果转化”三层生态链。基层推选通过推荐、考察、群众反映等程序,挖掘一线“小而美”典型,形成“一线出题、团队答题、实战验题”循环。多维培育上,出台《潼关县公安局先进典型工作的指导意见》,构建典型选育宏观格局,培养不同警种、层次的先进典型。成果转化通过事迹报告会、座谈会等,将“单兵经验”升华为“集体智慧”,先后培育出全国抗击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张宝富、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刘云锋、全国公安机关好警嫂蒋雪妮、全国成绩突出青年民警张程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形成“既有群山、又有高峰”的繁星效应。

“暖警工程 ” 构筑“全维覆盖”关爱保障体系

13

14

15

在全省率先成立公安民辅警专属关爱基金:积极争取县民政、慈善总会支持,精准帮扶救困难民辅警、民辅警家属、民辅警子女及退休民辅警。常态化开展警察节关爱、最美警属慰问、警宝托管、金秋助学、功模民警休养等活动。在全省率先开发“潼警惠”小程序:紧扣民辅警日常生活需求,联动县域内100余家商户建立合作,覆盖教育教学、住房、运动娱乐、保健医疗等多个领域。在全市率先推出解决民辅警子女入学问题机制:加强与教育部门沟通协调,在符合当地教育政策及学校招生条件的前提下,实现按照民辅警意愿入学。政策实施以来,已有40余名符合条件的子女受益,顺利进入理想学校就读。在全市率先完成AED配备:积极与多部门沟通协调,凝聚联动合力,为基层所队配备9台AED,实现了基层所队的全覆盖,同步实现急救培训覆盖率100%,在全市公安机关AED实操比武中荣获第一。

“同心工程 ” 打造“素养一流”公安辅警队伍

16

将从优待警、从严治警延伸至辅警,推动其专业化、职业化、正规化发展。强化党(团)员教育,出台《警务辅助人员党(团)员教育管理工作规定(试行)》,优化党建队建。保障福利待遇,为170名辅警缴纳住房公积金、上调年限工资,将其纳入工会,与民警同等享受慰问、生日福利等。开展实战练兵,举办四期AED急救培训,民辅警持证率37%。

17

“常青工程 ” 深挖“银发智库”经验传承价值

为“50+”民警定制“价值释放计划”。搭建10个“常青树工作室”,赋予老民警“案件督导权、年轻民警考核建议权”,年均化解疑难积案20余起。萃取老民警在办案、信访化解、矛盾调处等方面的经验,促进队伍素质提升。打破职级晋升“天花板”,设“忠诚服务奖”,为退休老民警授“潼关公安荣誉勋章”,增强职业归属感,将老民警经验转化为“知识资产”。

18

通过推动五大强警工程与政工“八大行动”的深度融合,潼关县公安局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已连续两年获评全市公安队伍建设优秀公安局。在业务工作中,全局成功办理部省督案件14起,发起全国集群战役4起,斩获全国“扫黄打非”精品案例2起,核心战斗力大幅提升。下一步,潼关县公安局将持续深化工程建设,纵深推进政工“八大行动”,以政治工作现代化赋能公安工作现代化,为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贡献公安力量。


[编辑:王倩]

10月28日,渭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十四五”期间平安渭南建设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记者...[详细]

为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升行政执法质量,筑牢法治政府建设根基,近日,临渭区召...[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