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东城司法所以第五个“民法典宣传月”为契机,紧扣“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聚焦机关干部与社区居民两大群体,创新普法形式,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融入基层治理,为法治社会建设注入新动能。
一是机关普法强根基,以法治思维提升履职能力。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学习纳入机关干部必修课,采取“专题培训+以会代训”相结合的方式,重点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立法背景和核心条款。培训内容紧密结合基层工作实际,围绕土地承包、合同纠纷、婚姻继承等常见问题,通过案例分析深化法律适用理解,推动干部在履职中运用法治思维,发挥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头雁效应”,夯实基层法治根基。
二是社区普法润民心,以精准服务回应群众需求。针对社区居民关注的婚姻家庭、物业纠纷、高空抛物等热点问题,东城司法所深入九州福鹏小区开展“零距离”普法。活动现场,工作人员通过发放图文并茂的法治宣传册、设置法律咨询台、开展互动问答等方式,结合“离婚冷静期”“遗产继承”等典型案例,将抽象的法律条文转化为贴近生活的现实场景,增强群众的法律认知。活动共吸引200余名群众参与,现场解答法律咨询1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居民的法律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
三是长效机制固成效,推动普法与治理深度融合。将普法与依法治理纳入常态化工作,着力构建“法律明白人”培养长效机制。通过定期培训、案例研讨等方式,系统提升“法律明白人”的法律素养和调解技能,着力培育一支扎根基层的法治生力军。充分发挥“法律明白人”的“法治宣传员”和“纠纷调解员”的双重作用,用方言土话讲法理、以身边事释法条,形成普法宣传与矛盾化解的工作闭环,切实将法治力量渗透到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推动民法典宣传从“一阵风”转向“常青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