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渭南市中级人民法院破产审判合议庭收到了一面印有“司法护航 勤勉务实”八个字的锦旗,这是陕西三秦能源有限公司破产清算案当事人送来的一面荣誉旗帜。回顾2024年底,渭南中院协助破产管理人团队成功化解了这个涉及全国多地电力行业国企的复杂股权过户难题。渭南中院通过创新程序、多方协调,助力管理人最终完成债务人对外长期股权投资的交割,买受人专程来院赠送锦旗致谢,这起案例也成为破产财产处置的典型案例。
锦旗不仅是肯定,也是鞭策,渭南中院将以此次案件的成功办理为契机,在破产审判领域不断创新工作机制,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
【案件背景】
陕西三秦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秦能源公司”或“债务人”)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末,正值我国经济体制转型深化期与国有企业改革攻坚期。在国家“抓大放小”“优化产业结构”政策指引下,陕西省立足资源禀赋与区域发展战略,推动地方国有企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三秦能源公司积极响应国省政策,依托澄城县丰富的铝土矿资源及传统建材产业基础,重点布局新型建材、铝产品深加工领域。后随着市场需求结构变化、铝行业产能过剩等原因,导致企业经营下行,不能清偿到期债务。2023年9月11日,渭南中院裁定受理债权人陕西银河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申请三秦能源公司破产清算一案。
【审理情况】
针对该国有企业股权结构复杂、债权债务关系交错的特点,指导管理人全面梳理公司情况,明确案件办理方向。面对公司4.21亿元历史遗留应收款项,法院指导管理人依据《国有企业资产损失核销管理办法》,委托审计机构将应收款科学划分为“不可抗力类”“成本效益失衡类”等类型,制定处置方案并经债权人会议表决通过,依法化解了长达20年的应收难题。
在资产处置环节,针对公司核心资产为一笔长期无实际经营的对外股权投资,管理人创新采取“债权人议价+一元起拍”的阶梯式变现方案,最终经过40余轮竞价以18.7万元成交,实现显著溢价。同时,法院指导管理人制定全周期财产分配方案,对可分配财产及预期财产作出统筹安排,该方案获债权人一致认可。
【典型意义】
该案严格遵循《关于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指导意见》要求,通过破产程序助力国有“僵尸企业”依法退市,既完成了企业历史使命,又释放了股权资源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此案办理方案既确保处置程序合法透明,又实现了财产价值最大化,为类似国有企业破产案件提供了可复制的司法实践样本。整个审理过程充分体现了渭南中院在破解“三无企业”处置难题中的司法智慧和创新担当,展现了破产审判在服务营商环境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独特价值,是法治护航经济转型升级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