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潼关县委政法委积极探索、主动作为,以“规范执法行为、维护公平正义”为目标,通过多项举措提升执法监督质效,有效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一是完善制度机制,夯实监督根基
不断完善执法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和管理监督制约体系,以持续深化执法司法权力运行机制改革为主线,着力解决影响司法公正和制约司法能力的深层次问题,让公平正义可触可感可信。持续加强涉民生领域执法司法保障力度,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在社会治安、环境保护、食药品安全等方面的新期待新需求,既办好社会关注度高的大案,也办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小案”,努力用“小案件”服务“大民生”,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着力把群众的心办暖。
二是用足监督方式,形成监督链条
坚持问题导向,建立“季度评查+专项督查”机制,常态化组织开展执法司法专项检查和案件评查,落实问责惩戒机制,维护公平正义。做深做强评查检查,组织开展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核查、执法司法专项检查、重点案件督查等系列案件质量评查工作,对重点案件进行体检式、点穴式评查,整改存在的问题和瑕疵。同时,不断完善政法系统内部制约和流程控制机制,杜绝执法司法不公不廉。
三是深化协作联动,凝聚监督合力
建立健全与政法部门协同联动机制,综合运用联络会商、联合检查、案情通报、问题共研等方式,监督并支持政法单位依法履行职责。加强与纪检监察机关协作配合,建立日常联络机制,强化线索移交转办。深入开展政治督察、执法监督、纪律作风督查巡查,细化履职指引、划定行为红线,持续提升执法司法公信力。深入推进执法司法公开,构建开放动态透明的阳光执法司法机制,确保权力行使始终处于“放大镜”和“聚光灯”下。
四是聚焦重点,以强有力监督服务保障发展大局
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结合政法单位职能职责,推动新时代政法工作与服务社会经济大局同心共向、同频共振,为高质量发展增添法治动力。加大对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的平等保护,依法稳慎化解涉企纠纷,在风险评估、矛盾化解、法律服务等方面精准发力,推动形成平等有序、充满活力的法治营商环境。
下一步,县委政法委将不断探索创新监督方式,提升执法监督水平,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为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潼关、法治潼关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