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首页 >政法文化 >正文
豆腐泡
时间:2021-07-13 作者: 闫孟秋 来源:​大荔县人民检察院
【字体: 打印

每次去渭南,我都要吃一次豆腐泡。

其实这才是近几年的事,年轻的时候我对豆腐泡并不是很“感冒”(方言,不感兴趣)。

单位的郑师傅特别爱吃豆腐泡。我30岁出头的时候,他带着我在渭南第一次吃豆腐泡,那时候他50多岁。他说豆腐泡有营养,好消化,价格也便宜。

在简易的路边小店里,他先倒了碗色浅的豆浆,说那是老浆。他轻轻吹一下碗面,吸溜一口老浆,然后重复着这个动作,间隙会深深吸一口气,一副享受的样子。我也学着他吹了一下碗面,淡淡的豆香夹杂微微的酸味入了鼻,我皱了皱眉头,待到老浆稍微温一点,咕咚咕咚一饮而尽。随后,我学着他把饼子一块一块掰在老碗里,看着他用勺子把豆花和馍块拌匀扒拉到嘴里一点一点吃,把汤和碎末末一点点喝下去,吃完用手帕麻利地擦了嘴说走。回来路上我给郑师说我不爱吃豆腐泡,掰馍太麻烦,味道太平温,不过瘾。郑师一边开着车一边继续重复说着豆腐泡有营养,好消化,价格便宜。最后说,你到50岁就爱吃豆腐泡了。

此后的很多年我和郑师吃过好多次豆腐泡。他总是嫌我喝豆浆太快,喝不出老浆的醇香,嫌我把馍块掰的太大,把我碗里的大疙瘩挑出来再重新掰成小疙瘩,说馍掰碎了,豆花才能入味。

是的,那时候年轻,喜欢快节奏,喜欢把自己安排得满满的。喜欢刺激,喜欢吃辛辣的火锅羊肉泡,喜欢在重金属音乐里安妥慌乱的心情。喜欢五颜六色,喜欢视觉有跳跃,有动感,有冲撞和击打。

青春是一只飘在天空的五彩气球,畅游天空、俯视大地的同时也耗尽了自己的力气。这么多年,豆腐泡依旧是渭南雅俗共赏的有名小吃,依旧是多数开在路边的简易小店,依旧是香而酸的老浆,依旧是凝脂一样软滑的豆花,依旧是关中小麦烙成的饼子馍,上面依旧撒着和二十几年前一样的香椿,浇着和二十几年前一样的辣子油。如今的郑师傅也过了耳顺之年,而我也已知天命。知了天命便多了从容,多了平和。而这一切竟悄悄地发生在吃豆腐泡上,说起来有点不可思议,细究起来又似乎是顺理成章。

其实豆腐泡对我的味觉不构成任何诱惑,也从未出现过某个时候因为想吃而抓心挠肺的感觉,我也不在乎哪一家好吃一点,哪一家味道差一点。可是我还是愿意去渭南吃豆腐泡,尽管大荔县也有,且味道相差无几。尽管,渭南也有很多大餐或者小吃。

随便就近搜得一家豆腐泡,先是在门外面远远地看着,店主一边招呼着来客,一边手里忙着舀豆花、放香椿调辣子油,桌子前坐着开着车来的上班族,有骑车卖菜的,有陪老父亲老母亲的,有夫妻带着小孩的,也有一个人的。掰着馍,拉着家常,划拉手机,没有陕西人吃羊肉泡的大快朵颐,吃包子的着急仓促,吃面的大汗淋漓,吃大餐席的周吴郑王,完完全全就是另一个节奏,不慌不忙,神色自若。

进了门,先选吃哪一种。一种是豆花单份,馍夹香椿。这样豆花是豆花的味道,香椿夹馍是香椿夹馍的味道。另一种把馍和豆花同时放到碗里,这种又分为掰馍和直接用店里刀切的馍块。年龄大的人和有讲究的人一般选择自己掰馍,要的就是那个豆花入进去的味道。只有极个别粗糙一点或者着急一点的年轻人才会选择用刀切的馍块。馍是那种熟了的死面饼子,掰的时候急不得,要一点一点掰,掰成小拇指头大小的馍块,豆花和汤才能在吃的时候既能入味又不至于糊烂。掰好的馍碗交给操作台,操作人员先用热汤把碗里的馍浇三遍。再从大缸里舀出豆花浇到馍块上,调上调料,淋上辣子油,撒上香菜,端碗来吃。淡黄的豆花,红红的辣子油,暗绿色的香椿,一副初春微醺的感觉。勺子里一半豆花一半馍块,小口入口,细细嚼,慢慢咽,嘴里,喉咙,胃里,妥妥帖帖,舒舒服服。

更多的时候,我是和朋友一起去吃豆腐泡。有一句没一句聊着,有一搭没一搭说着,日子,儿女,读书,暖暖的朋友情,淡淡的烟火气。有时我也一个人去,掰馍,看着浇汤、淋辣子油、撒香椿末,再选一个开阔的地方慢慢吃,心里不乱,手上不慌,眼睛不迷茫,嘴上不胡说,舒坦,滋润。

50岁喜欢上了豆腐泡。看来,郑师傅是说对了。


[编辑:陈冰娟]

上一篇: “案中情”

下一篇: 灿烂的花朵

“五四”青年节,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详细]

2月24日,元宵佳节,按照省公安厅统一安排部署,渭南市公安局从当日早8时至24时,在全...[详细]